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方法

【作者】 孙本云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由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我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了生活中识字、归类识字、游戏识字、情境识字、合作识字、儿歌谜语故事识字、阅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来帮助孩子识字。从而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方法;能力
【正文】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孩子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识字的乐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一、源头活水—生活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孩子们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生字“蝴”时,孩子们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地,这个说:“我知道,这个‘蝴’是虫字加‘胡静蕊’的‘胡’字。”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蝴’是歌曲《两只蝴蝶》中的‘蝴’。”……孩子们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识字。教学识记“宽”这个字时,学生运用了拆字法,把“宽”拆分为“宀”“艹”“见”,虽然这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识记方法过分生硬牵强,也脱离了汉字的本身含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宽”所组的词“宽阔”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理解“宽”这个字,从而记住了“宽”。当然也可以通过“找反义词”的方法来记住它。
  依据我们的语文园地,孩子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走在大街上的时候,都可以成为识字的有效契机。在识字教学中,把孩子们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同时交给孩子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二、字以类聚—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孩子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识记效果,又可以让孩子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的“树、松、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孩子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子的字,然后进行比较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精、睛、请、情、清”的认识,也是通过“换一换”的方法,归类让孩子们进行识别。再如教授“渴”和“喝”字时,我问他们:你们有什么发现?通过观察比较,有的孩子说:“带‘水’的是‘渴’,带‘口’的是‘喝’”。也有的孩子说:“因为有‘口’才能‘喝’,口渴特别需要‘水’。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孩子们区分形近字。
  归类识字法在孩子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孩子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孩子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相得益彰。
  三、游园最值— 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孩子们的识记的效果都是事半功倍的。
  “金手指”游戏法,是我们班百玩不厌的游戏方法。既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孩子的识字效果,又可增加孩子之间的竞争,对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大有好处。通常我会在每一个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每次两位,面向黑板站在写满字的大苹果前,由老师背对他们手举字卡,底下同学迅速读出并组词,台上的两位同学马上手指该字,指对且快者获胜,荣获“金手指”称号,还给该组加分。孩子们集体荣誉感强,特别在乎小组的得分,精神也高度集中,气氛活跃,认字效果自然好了。
  还有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打牌游戏、开火车进行识字、走迷宫、“抓特务”、送生字小宝宝回家、击鼓传花、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游戏,都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使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字由境生— 情境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如能恰当的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小松鼠》一文中,配合课文内容,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在课件中,有一只可爱的松鼠,还有很多松果,松果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在孩子们正被吸引时,我适时地说:“这只小松鼠想把松果搬回家,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孩子们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能帮它记住松果上的字,小松鼠就能把它运回家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不停的动脑筋,想办法,采用多样的识记方法帮助小松鼠把松果一个个运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当我代替松鼠感谢孩子们的帮忙,并说要送礼物给他们时,班级沸腾了,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孩子们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五、以“合”为贵—合作识字
  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孩子去合作探究,寻找他们喜欢的游戏方法玩,为此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认字效率也更高了。刚开始时,我对小组指定了几个游戏如:“斗快”、“打字卡牌”,孩子们还挺有兴趣,可是玩了几个星期后就腻了,我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游戏,于是对孩子们宣布:“你们出出主意,看谁能想出更好的游戏办法来”。一石溅起千层浪,孩子们可来劲了,纷纷来出谋献策。有“小老鼠吃蛋糕”、“火车过山洞”、“火箭升天”、“我骑斑马”、“激流冲浪”“猴子捞月亮”…….达十几种之多,不仅游戏设计得别致,名字也取得充满童趣。用自己设计的游戏玩,孩子们在合作活动中兴趣更加高涨了。
  六、异想“字”开—儿歌、谜语、故事识字
  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经常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孩子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编谜语,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又如学习“影”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你走, 有时前有时后,有时左有时右,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 有时短有时长,中午在你脚下藏。通过猜谜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雪花、影子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和“影”字在孩子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孩子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我也会告诉孩子们: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他们听了便十分有兴趣。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往了,之后,我便鼓励他们自己来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涨,有的小朋友编得谜语相当出色,连我都不曾想到。我在教孩子认识“鲜”字时说:“想一想,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认识‘鲜’字?”一个孩子说:“我用‘加偏旁’的方法,把海洋的洋的三点水换成鱼字旁就可以了。”另一个孩子说道:“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鲜字,左边一个鱼,右边一个羊,合起来就是鲜字。”这时,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高举着手说:“老师,我给这个字编了一个故事。”我当时一愣,但很快微笑着说:“那你就讲讲你的故事吧。”这个孩子绘声绘色地说道:“有一天,小猫送了一条鱼给小羊,小羊用这条鱼做汤喝,鱼汤做好后,小羊发现鱼汤的味道很鲜!” 听了他的发言,我和其他孩子都不由自主的为他鼓起掌来,这情不自禁的掌声是对这个孩子独特思维的最好鼓励和赞赏。但在教学时也应注意,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孩子为了编个谜语,讲个故事就硬性把字拆开,强行把各部件编成没有任何联系的故事、谜语。
  七、爱上识字—阅读识字
  在孩子们逐渐的掌握了拼音以后,我重点还是让孩子们通过读书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当然前期主要还是以带拼音的书籍为主。除了我们的校本课程《乘着诗歌的翅膀》、《装满故事的方舟》,我们每学期都有推荐书目。这学期是《我有友情要出租》、《蚯蚓的日记》、《跑猪噜噜》。并在此基础上举办“讲故事比赛”、“识字擂台”等多种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孩子们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大大提高了识字能力,还有效地巩固了拼音,一举两得。
  随着识字量的的加大,现在孩子们已不满足于推荐的书目,她们开始购买各种喜欢的书籍,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孩子们真正爱上了识字,爱上了阅读,真可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我辛苦为我忙”!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相信,我们只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定能使我们的孩子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趣味识字教学方法》
  [3]《小学识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