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 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研究——以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中心小学为例
【作者】 1、罗思慧 2、庞雪群
【机构】 1.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中心小学;2.广西师范学院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是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笔者在对北部湾经济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作文评改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客观分析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的教学现状,多维度探索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偏低的原因,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提出有效对策,构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评、互评作文能力的作文批改新模式。【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学生;作文评改;研究
【正文】
语文教学一直都为人们所重视,而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在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有针对性地通过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生活环境和经验,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作文评改方式中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从小就有美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情怀;把孩子培养具有爱说爱笑、能说会道的开朗性格,写作水平又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愿望。因此,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提高农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农村基层学校各位高年级语文教师的共识,成为农村基层学校当前务必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三分作文七分改”,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农村基层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亟待我们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①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新课改要求小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圈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写作情况。由于南康中心小学位于南康镇镇区较中心位置,学生有40%来自镇街上做生意的家庭,5%来自铁山港区机关单位子女,极少数孩子来自渔村,55%来自周边农村。除来自机关单位及极少数镇街上的孩子的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外,大多数学生觉得写作是件“苦差事”,存在“一怕、二难、三过关”的畏惧心理,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男孩子,使得许多老师觉得批改这些学生的作文耗尽心血,用时多,但收效却差。由于对作文兴趣不浓,大约有23.4 %的学生对作文“望纸兴叹”,无所适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写作草率成篇,敷衍了事;大约有13.7%的学生对作文一拖再拖,不愿完稿,直到第二天要交作文才草草写一段文字或抄袭一篇交上,甚至是不能完成任务。(见表1)
表1: 调研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情况
2.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现状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农村,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如城市繁华,见识不如城市里的见多识广,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父母家庭指导孩子的写作也较少,所以,这些孩子的写作水平相对低些,对他们来说,能完成作文就已是头等大事了,自己的作文几乎不再看第二回,也不懂得怎么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互评环节也是“沉默是金”,依赖别的同学,几乎不发言,学习很被动。往往发言的只是那些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的孩子。这就使得评改还是以教师评改为主,作文评改时机仅限于学校的习作课堂,教师“一堂言”,对于生生间的互相交流、长生间的交流评阅没有适时开展,作文评改形式简单单一、指导性不高,对于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提升作用不大,作文评改教学效果不好。
二、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有效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探讨有效的作文评改的策略,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要强化新课改意识,提高思想素养。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的,要以“我为教育做奉献,就是为党做贡献”的饱满政治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各项工作之中。深刻理解到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对整个民族民展的意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新课程理论本身发展的意义等,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新课程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践中去。②而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思想政治素质,这是站好讲台的前提条件,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要成为德艺双馨的良师,为人师表的典范。
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进一步地总结和继承我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总结是为了创新,继承不是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而是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在对农村小学这几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评改方式,通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老师除了课前辅导,在对作文的评改以学生为主,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外,让学生全程参与,采用学生自改、互改、师生共同批改等方式,就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新阶段对学生素质和作文评改工作的新要求,创新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需求,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法,开展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真正使作文评改工作“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这就要求农村小学必须进一步地加大作文评改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抓好有效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上级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训或到大专院校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2)投身社会实践。采取调研、承担科研课题、教学观摩等方式,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学水平。(3)搞活用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考核办法,保证师资队伍质量。
三、创设多维度的评改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评价主体是老师,这样既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又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③
1相互合作,自主批改
一是生生互相改。在学生进行作文互评过程中,我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和随机分配的方式,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
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这一方式,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促使他开动脑筋,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评议、批改、下结论。对于优生来讲,他面对的是问题较多的作文,从字词句段篇各个方面做精批细改,得到了极大的锻炼。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对自己的缺点则认识不足,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但往往自己写得不清楚,造成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的情况。因此,在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随机分配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新鲜感。在分配之前,我对各组成员的各种能力进行分析,只有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少数孩子的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在作文评改生生互评、分组互评环节往往起到领头羊作用。我通过分析各组员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力求使各小组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合作快乐、完善,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对于推推搡搡,持有抵触情绪修改的差生作文,随即对他们进行字迹工整,写作态度认真的指导,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在交流各小组修改成果时,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才华,体验评改的喜悦。学生评改时老师要巡查互批结果,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做法,给予鼓励、肯定,或是给一个笑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等,从而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了修改作文的习惯。
2是自评和自我反思改。叶圣陶爷爷曾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很关键,对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后,我都建议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鼓励学生将自己情感渗透其中,入情入境,细细品味修改,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习作反思本》,每次批改自已的作文时除了要修改作文本身的不足与问题外,还要在《作文反思本》上谈一谈写作目的及修改感受,促使学生从总结、反思中摸索规律,在“一步一回头”中收到“步步高”的效果。在作文互改结束后,各小组推荐优秀文章参加全班的作文评奖活动,参赛中,由该生上台诵读文章,其他同学既当观众欣赏,又做评委品评,最后师生评选出最佳修改稿。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更加用心评改。⑤
3家长评改
在教育的因素中,家长是较重要的一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合格的父母应当是既有事业心,同时也有责任感的人。由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学习生活比较了解,尤其对于个性化的习作内容有真实的见证,家长辅导孩子的成效远比教师的集体辅导或者短时的个别辅导效果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家长的有利因素,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习作评改过程中。⑥由于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每个班大约有50%的学生家长是务家的,约40%的家长是做生意的,所以对于孩子的家庭辅导较少,几乎都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不懂的,孩子再去问。也有少数做生意的家庭送孩子到当老师的亲戚朋友家帮忙辅导,基本就没能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作为家长要正确处理生产、创业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应多与老师沟通,尽量地挤出一些时间对孩子功课进行辅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先通过电话及短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阶段孩子的习作要求,交流习作的方法,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习作作一些辅导与及时的反馈。其次对同一习作进行多元化的修改,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批改等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标注,文末的评语实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综合各方评改意见,汲取有效建议,提升习作能力。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沟通,让孩子觉得自己父母很关注自己的学习,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孩子在心底最深处觉得自己的父母很伟大,很了不起,能指导自己的作文哩!实现有效教育合力,促进家长评阅的兴趣,促进亲子共评共进的良好氛围。
4老师评价
在学生互为评改、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逐步引领学生学会评改,习得规范,提升水平。但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整个评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尤其是在学生互改、自改后,教师更是一位“资深”的参与者。⑦老师评价包括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即面批,它体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作文自改、交流中,这是评价学生作文自改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面批相对于书面评价,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为此我有意识提高了面批的比例与次数。起先我讲评时,总是总结学生作文中的的优缺点,然后让学生对照的去修改,但总感觉有点填压之势。后来,我先让学生尝试,针对他们从同学作文中,发现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我板书在黑板上,如果他们没有说全面,我再做相应的补充。然后让学生对照师生提出的建议去修改。一来二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另外在交流中,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如此写作文的缘由和直观感受老师的指导意图。这一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从而找出作文教学的有关策略,让我从繁琐的高耗低效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蔡金江.作文评改方法初探[J].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黄益峰.如何做好小学作文评改后的反馈工作[J].基础教育研究,2012, (20)
[3]付红波.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9期
[4]程艳.改进小学作文评改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4)
[5]陈龙.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秦琳娜.作文互批互改 提高写作能力[J].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 第6期
[7]《语文课程标准》[D]
[8]《叶圣陶关于习作评改的语录》[D]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项目(项目号:2015jjg007)
注释:
①豆丁网.《城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障碍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EB/OL],http://www.docin.com/p-152570372.html.
②杨玉相.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③南京廖华网. 浅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EB/OL],http://www.njliaohua.com/lhd_6sjkw17lu64mg6283wbf_1.html
④大邑教育网. 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 id=14604
⑤大邑教育网. 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 id=14604
⑥花花老师的博客.培养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有效策略[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2840ae0101h14p.html
⑦大邑教育网.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id=14604
语文教学一直都为人们所重视,而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在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有针对性地通过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生活环境和经验,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作文评改方式中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从小就有美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情怀;把孩子培养具有爱说爱笑、能说会道的开朗性格,写作水平又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愿望。因此,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提高农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农村基层学校各位高年级语文教师的共识,成为农村基层学校当前务必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三分作文七分改”,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农村基层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亟待我们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①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新课改要求小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圈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写作情况。由于南康中心小学位于南康镇镇区较中心位置,学生有40%来自镇街上做生意的家庭,5%来自铁山港区机关单位子女,极少数孩子来自渔村,55%来自周边农村。除来自机关单位及极少数镇街上的孩子的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外,大多数学生觉得写作是件“苦差事”,存在“一怕、二难、三过关”的畏惧心理,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男孩子,使得许多老师觉得批改这些学生的作文耗尽心血,用时多,但收效却差。由于对作文兴趣不浓,大约有23.4 %的学生对作文“望纸兴叹”,无所适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写作草率成篇,敷衍了事;大约有13.7%的学生对作文一拖再拖,不愿完稿,直到第二天要交作文才草草写一段文字或抄袭一篇交上,甚至是不能完成任务。(见表1)
表1: 调研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情况
2.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现状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农村,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如城市繁华,见识不如城市里的见多识广,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父母家庭指导孩子的写作也较少,所以,这些孩子的写作水平相对低些,对他们来说,能完成作文就已是头等大事了,自己的作文几乎不再看第二回,也不懂得怎么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互评环节也是“沉默是金”,依赖别的同学,几乎不发言,学习很被动。往往发言的只是那些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的孩子。这就使得评改还是以教师评改为主,作文评改时机仅限于学校的习作课堂,教师“一堂言”,对于生生间的互相交流、长生间的交流评阅没有适时开展,作文评改形式简单单一、指导性不高,对于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提升作用不大,作文评改教学效果不好。
二、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有效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探讨有效的作文评改的策略,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要强化新课改意识,提高思想素养。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的,要以“我为教育做奉献,就是为党做贡献”的饱满政治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各项工作之中。深刻理解到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对整个民族民展的意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新课程理论本身发展的意义等,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新课程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践中去。②而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思想政治素质,这是站好讲台的前提条件,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要成为德艺双馨的良师,为人师表的典范。
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进一步地总结和继承我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总结是为了创新,继承不是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而是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在对农村小学这几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评改方式,通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老师除了课前辅导,在对作文的评改以学生为主,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外,让学生全程参与,采用学生自改、互改、师生共同批改等方式,就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新阶段对学生素质和作文评改工作的新要求,创新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需求,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法,开展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真正使作文评改工作“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这就要求农村小学必须进一步地加大作文评改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抓好有效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上级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训或到大专院校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2)投身社会实践。采取调研、承担科研课题、教学观摩等方式,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学水平。(3)搞活用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考核办法,保证师资队伍质量。
三、创设多维度的评改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评价主体是老师,这样既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又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③
1相互合作,自主批改
一是生生互相改。在学生进行作文互评过程中,我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和随机分配的方式,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
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这一方式,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促使他开动脑筋,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评议、批改、下结论。对于优生来讲,他面对的是问题较多的作文,从字词句段篇各个方面做精批细改,得到了极大的锻炼。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对自己的缺点则认识不足,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但往往自己写得不清楚,造成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的情况。因此,在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随机分配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新鲜感。在分配之前,我对各组成员的各种能力进行分析,只有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少数孩子的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在作文评改生生互评、分组互评环节往往起到领头羊作用。我通过分析各组员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力求使各小组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合作快乐、完善,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对于推推搡搡,持有抵触情绪修改的差生作文,随即对他们进行字迹工整,写作态度认真的指导,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在交流各小组修改成果时,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才华,体验评改的喜悦。学生评改时老师要巡查互批结果,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做法,给予鼓励、肯定,或是给一个笑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等,从而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了修改作文的习惯。
2是自评和自我反思改。叶圣陶爷爷曾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很关键,对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后,我都建议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鼓励学生将自己情感渗透其中,入情入境,细细品味修改,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习作反思本》,每次批改自已的作文时除了要修改作文本身的不足与问题外,还要在《作文反思本》上谈一谈写作目的及修改感受,促使学生从总结、反思中摸索规律,在“一步一回头”中收到“步步高”的效果。在作文互改结束后,各小组推荐优秀文章参加全班的作文评奖活动,参赛中,由该生上台诵读文章,其他同学既当观众欣赏,又做评委品评,最后师生评选出最佳修改稿。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更加用心评改。⑤
3家长评改
在教育的因素中,家长是较重要的一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合格的父母应当是既有事业心,同时也有责任感的人。由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学习生活比较了解,尤其对于个性化的习作内容有真实的见证,家长辅导孩子的成效远比教师的集体辅导或者短时的个别辅导效果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家长的有利因素,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习作评改过程中。⑥由于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每个班大约有50%的学生家长是务家的,约40%的家长是做生意的,所以对于孩子的家庭辅导较少,几乎都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不懂的,孩子再去问。也有少数做生意的家庭送孩子到当老师的亲戚朋友家帮忙辅导,基本就没能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作为家长要正确处理生产、创业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应多与老师沟通,尽量地挤出一些时间对孩子功课进行辅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先通过电话及短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阶段孩子的习作要求,交流习作的方法,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习作作一些辅导与及时的反馈。其次对同一习作进行多元化的修改,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批改等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标注,文末的评语实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综合各方评改意见,汲取有效建议,提升习作能力。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沟通,让孩子觉得自己父母很关注自己的学习,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孩子在心底最深处觉得自己的父母很伟大,很了不起,能指导自己的作文哩!实现有效教育合力,促进家长评阅的兴趣,促进亲子共评共进的良好氛围。
4老师评价
在学生互为评改、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逐步引领学生学会评改,习得规范,提升水平。但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整个评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尤其是在学生互改、自改后,教师更是一位“资深”的参与者。⑦老师评价包括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即面批,它体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作文自改、交流中,这是评价学生作文自改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面批相对于书面评价,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为此我有意识提高了面批的比例与次数。起先我讲评时,总是总结学生作文中的的优缺点,然后让学生对照的去修改,但总感觉有点填压之势。后来,我先让学生尝试,针对他们从同学作文中,发现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我板书在黑板上,如果他们没有说全面,我再做相应的补充。然后让学生对照师生提出的建议去修改。一来二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另外在交流中,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如此写作文的缘由和直观感受老师的指导意图。这一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从而找出作文教学的有关策略,让我从繁琐的高耗低效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蔡金江.作文评改方法初探[J].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黄益峰.如何做好小学作文评改后的反馈工作[J].基础教育研究,2012, (20)
[3]付红波.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9期
[4]程艳.改进小学作文评改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4)
[5]陈龙.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秦琳娜.作文互批互改 提高写作能力[J].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 第6期
[7]《语文课程标准》[D]
[8]《叶圣陶关于习作评改的语录》[D]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项目(项目号:2015jjg007)
注释:
①豆丁网.《城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障碍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EB/OL],http://www.docin.com/p-152570372.html.
②杨玉相.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③南京廖华网. 浅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EB/OL],http://www.njliaohua.com/lhd_6sjkw17lu64mg6283wbf_1.html
④大邑教育网. 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 id=14604
⑤大邑教育网. 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 id=14604
⑥花花老师的博客.培养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有效策略[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2840ae0101h14p.html
⑦大邑教育网.小学生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EB/OL],http://www.dyedu.gov.cn/Item.aspx?id=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