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实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者】 赵东方
【机构】 山东省费县第二中学
【正文】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理念都告诉了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书育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从教育的角度讲无论如何改革,都必须以人为主体,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讲,学生管理应该是教育深化改革的主体,如何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实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探讨和思考的新课题,结合近几年我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主要谈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我的学生我引导”,教师成为学生管理的引导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只有促进学生素质自主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论断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师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导者,在具体教育实践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使教师成为“做人”的引领者。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求教师在穿着、礼仪、言语、日常行为等方面做学生的楷模,如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不在饮酒后进教室等,已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其次教育每位教师要公平、公正、爱岗敬业、善待学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尤其是要求多关心贫困生、多关注问题生、多善待学困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在与老师的日常接触中就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努力使教师成为“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始终倡导学习之风,使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学问家,始终倡导培养务实向上的精神,使教师以扎实的教风和积极向上的追求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扬帆的导航者,始终倡导培养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使教师以人文和民主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在和谐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为自主学习、自愿学飞的践行者。
二、“我的事情我作主”,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讲:“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最高的效率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现代的教育必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在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对自身的成长始终充满信心。为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积极营造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构筑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
一是年级学生会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学生会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在学生自我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自主、民主意识。年级学生会成员是通过竞选的方式选举的,包括纪检部、学习部、卫生部、体育部、文艺部和宣传部,他们在学生的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监督、检查年级的纪律、卫生、两操、学习、宣传等工作,并配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各部的分工,每天进行组织检查,以表格的形式量化到每个班级,每天上交、每周汇总,量化分数作为评选优秀班级的依据,由于让学生当家作主,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责任和原则性非常强,量化考核的结果较为真实,对学生、班级的互相监督、互相观摩、互相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是学生成为主题班会的主人。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旨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同时也是“面对面”的直观教育,学生自主策划和主持主题班会是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始,年级按照教育管理计划,将本学期所涉及的主题班会的内容,以题目提示的形式下发给各班级,每周一班会时间各班根据本班实际需要选出相应的班会主题内容,诸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等等。由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实施,主题班会形式不拘一格,有配乐诗朗诵、小品、歌曲、舞蹈、演讲、自由发言、辩论等形式。主题班会使学生找到了自我,展出了自我,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主宰自我的主人,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成为了学生内心中的真正的期盼。
三是学生成为了主题活动的设计师和主人公。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己的自信。在具体运作中,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文化长廊建设、校园之声、中学生记者团采访活动,都是以学生自我设计为主体,活动内容充分涉及学生的自我实际,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现了自我设计和参与,充分享受到了自我教育和成长的乐趣。诸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无论是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编排、程序的设计,乃至服装的选择,都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作主,都使学生找到了活动设计师和主人公的感觉。
四是学生成为了教师评价的参与者。每学期临近期末,各年级要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内容主要涉及教学思想、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工作纪律、自习辅导、作业讲义、检测的批改和讲评、学生帮辅、教辅的使用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选择题评价的形式让学生涂卡量化。通过这一有效的形式,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切入实际地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真正达到与教学相长的目的,为教与学、教师和学生的真正沟通驾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学生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也找到了有益自我成长、管理的切入点,在教学相长的框架下,明确了自己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三、“我的孩子我参与”,家长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辅助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补充和延续,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的复杂教育形势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参与越来越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一是家长联系卡和学生成长档案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主渠道。具体做法是:周末学校以联系卡的方式将学生在校一周的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学生家长以联系卡的方式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学校,综合分析情况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从而使学校、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整体表现,并且及时校正孩子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在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受学生家长欢迎,深得学生家长的赞同和积极配合;二是“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辅助渠道,具体做法是:每逢节假日和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都以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将学校的具体要求和倡议及时传递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学校意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家长会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直通平台。家长会能够为学校与学生家长提供面对面、心与心交通的平台,可以获取学生在家在校的完整的全面的信息资源,便于学校与家长及时把握学生的综合情况和表现,并通过双方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每个学期的阶段检测之后,全年级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互相通报学生的相关情况,分析成绩、查找不足、找准方向,共同制订具体的教育管理方案和措施,并就学生的教育管理互相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真正构筑起了学校、家长沟通的直通平台,同时有效避免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误区,找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之处,使之尽可能趋于一致。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学习,真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为全县初中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我的学生我引导”,教师成为学生管理的引导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只有促进学生素质自主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论断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师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导者,在具体教育实践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使教师成为“做人”的引领者。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求教师在穿着、礼仪、言语、日常行为等方面做学生的楷模,如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不在饮酒后进教室等,已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其次教育每位教师要公平、公正、爱岗敬业、善待学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尤其是要求多关心贫困生、多关注问题生、多善待学困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在与老师的日常接触中就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努力使教师成为“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始终倡导学习之风,使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学问家,始终倡导培养务实向上的精神,使教师以扎实的教风和积极向上的追求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扬帆的导航者,始终倡导培养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使教师以人文和民主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在和谐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为自主学习、自愿学飞的践行者。
二、“我的事情我作主”,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讲:“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最高的效率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现代的教育必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在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对自身的成长始终充满信心。为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积极营造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构筑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
一是年级学生会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学生会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在学生自我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自主、民主意识。年级学生会成员是通过竞选的方式选举的,包括纪检部、学习部、卫生部、体育部、文艺部和宣传部,他们在学生的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监督、检查年级的纪律、卫生、两操、学习、宣传等工作,并配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各部的分工,每天进行组织检查,以表格的形式量化到每个班级,每天上交、每周汇总,量化分数作为评选优秀班级的依据,由于让学生当家作主,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责任和原则性非常强,量化考核的结果较为真实,对学生、班级的互相监督、互相观摩、互相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是学生成为主题班会的主人。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旨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同时也是“面对面”的直观教育,学生自主策划和主持主题班会是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始,年级按照教育管理计划,将本学期所涉及的主题班会的内容,以题目提示的形式下发给各班级,每周一班会时间各班根据本班实际需要选出相应的班会主题内容,诸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等等。由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实施,主题班会形式不拘一格,有配乐诗朗诵、小品、歌曲、舞蹈、演讲、自由发言、辩论等形式。主题班会使学生找到了自我,展出了自我,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主宰自我的主人,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成为了学生内心中的真正的期盼。
三是学生成为了主题活动的设计师和主人公。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己的自信。在具体运作中,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文化长廊建设、校园之声、中学生记者团采访活动,都是以学生自我设计为主体,活动内容充分涉及学生的自我实际,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现了自我设计和参与,充分享受到了自我教育和成长的乐趣。诸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无论是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编排、程序的设计,乃至服装的选择,都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作主,都使学生找到了活动设计师和主人公的感觉。
四是学生成为了教师评价的参与者。每学期临近期末,各年级要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内容主要涉及教学思想、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工作纪律、自习辅导、作业讲义、检测的批改和讲评、学生帮辅、教辅的使用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选择题评价的形式让学生涂卡量化。通过这一有效的形式,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切入实际地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真正达到与教学相长的目的,为教与学、教师和学生的真正沟通驾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学生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也找到了有益自我成长、管理的切入点,在教学相长的框架下,明确了自己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三、“我的孩子我参与”,家长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辅助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补充和延续,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的复杂教育形势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参与越来越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一是家长联系卡和学生成长档案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主渠道。具体做法是:周末学校以联系卡的方式将学生在校一周的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学生家长以联系卡的方式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学校,综合分析情况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从而使学校、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整体表现,并且及时校正孩子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在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受学生家长欢迎,深得学生家长的赞同和积极配合;二是“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辅助渠道,具体做法是:每逢节假日和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都以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将学校的具体要求和倡议及时传递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学校意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家长会成为了学校、家长沟通的直通平台。家长会能够为学校与学生家长提供面对面、心与心交通的平台,可以获取学生在家在校的完整的全面的信息资源,便于学校与家长及时把握学生的综合情况和表现,并通过双方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每个学期的阶段检测之后,全年级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互相通报学生的相关情况,分析成绩、查找不足、找准方向,共同制订具体的教育管理方案和措施,并就学生的教育管理互相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真正构筑起了学校、家长沟通的直通平台,同时有效避免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误区,找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之处,使之尽可能趋于一致。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学习,真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为全县初中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