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才让本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寄宿制学校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平台。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我们就应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使其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同时,获得良好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应用
【正文】
  探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的理念,也是一种学的方法。实施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践行新课改的今天,应用探究性教学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已司空见惯。但从众多应用中,我们出不乏看到一些效果不佳的做法,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还要很有必要一起商讨其应用问题。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学习氛围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我们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感受到心理自由与安全,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探究需要。
  (一)做学生的知心人、朋友。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要求学生和教师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展开讨论、对话。
  (二)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才使我们课堂双边活动得以开展,所以我们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前过多的管理,不仅束缚了小学生“好动”需要,也让他们心理有不安全感,故而不敢放开想象学习和思考。实践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教学
  实施探究性教学虽然有相对固定的教学程式,但每个环节在细节上还是需要我们创新,不能老套生硬地开展。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知道,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的关键。看似平淡的语文教材中,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只要我们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就能从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文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语文教材内涵丰富性,决定了答案的多样性。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换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例如在教学《穷人》第一课时时,我们就可这样提出问题:“五个孩子为什么能在海风的呼啸声中睡得那么热?”有的学生说:“凭我的经验,家里只要有一个大人在,我就能安然入睡。”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晚饭吃得饱,所以能睡得很香。”有的学生说:“五个孩子白天玩得很累了,所以晚上睡得很香。”有的学生说:“桑娜很勤劳,虽然外面寒风呼啸,家里却温暖而舒适,五个孩子当然睡得很熟。”也有的学生这样说:“孩子们还小,家里少一个大人他们似乎都不那么在乎。”……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探究性教学又一辅助方式,在合作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方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精心组织。①合理建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羊式”。尤其是探究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需要人数适宜,搭配科学,组织得当,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②运用多种方法探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这“新知”可以对所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对别人来说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习探究方法。③实施组际学习竞争。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则显得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长征》一诗时,为了凸现探究性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课末设疑: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深受世人称颂。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人怎么称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探求欲引发出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时此刻合作探究的主动性立即产生。不多久,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绘声绘色地讲述红军爬雪、过草地的动人故事,革命信念是战胜自然界险阻的法宝;有的声情并茂地描述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的伟大壮举,表现出红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英勇气概;有的表演《金色的鱼钩》把老班长护送三个病号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景展现出来,告诉我们老班长是红军的杰出代表……各种新奇的学习效果都产生于小组的每位同学,真正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做到优势互补。
  总之,探究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成长,也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使他们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体现了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王雅杰,调整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3年。
  [2]邓琳,探讨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4年。
  [3]霍满喜,实现小学语文高效益教学的方法探索[J].成才之路,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