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式探讨

【作者】 程 康

【机构】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科学设置、精确设定,有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学与讲双向活动目标的顺利达成,有益于学与导双方实践的发展进步。因此,探究设计有效数学课堂练习是每位一线数学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多元设计;提高效益
【正文】
  数学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知识获取从原有知识经验到新知内化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式,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在练习时应注意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与合作,实现真正对新知的自我内化,形成能力。如何让课堂练习更有效呢?结合日常课堂教学案例,浅法自已一些看法以求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一、联系生活的课堂练习,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后,设计了“求大榕树的直径”这一问题。就先把学生带到操场的大榕树下,问:站在树底下,有什么感觉?生:大、高,站在旁边觉得自己很小;进一步问:从哪里感觉到它大呢?生:树干很粗,树就大。接着让学生上前抱一抱,学生纷纷跑上去抱一抱,通过抱树这一体验初步感知树干一周近似圆形。当学生兴致黯然时,指出树干一周近似圆形,并问学生:老师想知道这棵树树干的直径有多长,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学生就喊出来:把树锯倒,再用尺子量出直径。就有学生说:这么大的树锯掉多可惜呀!使学生明白用测量直径的方法直接测量是行不通的,自然而然就有学生想到可用“绕线法”先量出它的周长,再运用计算圆的周长方法,引出d=C÷求出树干的直径。只有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真切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主动去运用数学,真正地去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就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二、强化实践性活动练习,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练习中,以实践的活动形式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做”,在“做”中去进一步体验,在“做”中进一步去“悟”的。
  例如:学生认识了百分数中的“百分率”后,出示一次半期考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有分数,不出现学生姓名,以保护学生自尊心),引出“优秀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问题,还可以细分男女生的优秀率合格率,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动手计算,得出数据,分析、比较数据,有比较,才能促进步。让学生在做中,不知不觉的应用知识、升华知识,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
  再如学生体验以实验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每个实验小组发50粒绿豆种子,让学生按五个步骤进行实施:一是学习种植方法,通过询问、查找(书籍、网络)等方法,并进行各小组间交流,确定可行性的种植方法;二是种植过程管理,写好每天的观察日记;三是写实验报告,计算出发芽率;四是交流研究分析,一周后比一比哪组发芽率高,分析其原因,研究哪此因素可能种子造成不发芽。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本中的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练习活动中,让经历自己的思考,思路分析等过程等,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练习活动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表现,多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三、“阶梯”式的课堂练习,收获成功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由于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解题能力以及理解和把握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尽可能地给不同个体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让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功感,这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而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
  例如:在学完百分数问题后,选择了以下四个阶层的练习:
  1、汽车从A城开往B城,已行了全程的45%,正好行了270km,A城到B城的公路有多少千米?
  2、电视机厂生产600台电视机,经检验有3%电视机不合格,合格的电视机有多少台?
  3、童装厂生产一批童装,已经生产了总数的35%,如果再生产450套正好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这批童装共生产多少套?
  让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这样“阶梯”式练习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走”到适合自己的那个“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激励,如:“你的表现让老师惊讶,你是很有数学才能的人。”“成功是给勇于攀登的人准备的”等等,使学生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促使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向上“攀”的动力。 
  四、合理的开放性练习,感受数学味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数学品质素养的渠道之一。例如:先在画一个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图形,再在这个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般的基础题已知r或d,求圆的面积,这一开放题,不走寻常路,要通过先把图形画出来后,才能确定r或d的长度,既锻炼了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和制图的能力,因为学生解答此题时方法多样,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的操作意愿。结果出现多种富有创意的答案。这样的设计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逆向思维得到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牛青.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问题的设计之探析[J].吉林教育,2015(06).
  [2]郑淑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