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林 艳

【机构】 新疆农一师一团中心小学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既要求个体独立学习,又要求学生与其他学生配合学习。在自学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会与合作伙伴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要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 应用
【正文】
  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加剧,合作与创新成为新时期对人才要求的新的内容。应运而出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现代发展性的教学策略出现了课堂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龚断课堂的局面,强调课堂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应是生生互动与对话的场所。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学会合作就是学牛学习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学的重要学科,在其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更具有实际意义。下面,我结合具体实践,谈谈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界定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含义:(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它既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又有师生之间的互助。(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合作学习的目标,既有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学术目标,又包含有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目标。(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至目这就紧紧抓住记叙文的特点来组织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突出,过程简明,语言训练扎实,便于掌握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合作学习前的自学准备
  实施合作学习,不是开口便讲,需要一定物质建构和知识准备。前者就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后者就是要组织学生自学,对课文有初步了解。特别是自学这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实践中,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有的学习目标,来进行自学探索活动。自学前,教师提出小组讨论的问题,教给学习研究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圈注出理解的内容,找出不懂的部分。写下拟提出的问题,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
  三、确立合作学习的交流讨论程序
  良好的合作程序是合作学习有效运转的保证。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自学有法,还要求合作有序,交流发言有序,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特别是在交流讨论阶段,我们小学生都急欲把自学时的“发现和见解”表达出来,如果无序,便会一团糟,闹哄哄而没有效果。为了使每个参加合作学习的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发言人次序可为“中等生、后进生、优等生”。中等生的发言,可以反映一般同学的学习理解水平;后进生的发言,可先依照中等生发言的样子稍作变化,发表意见,锻炼他们的勇气与胆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优等生则不必重复上述讨论意见,可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或不同看法。讨论时,可根据事先的分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组织者要认真听取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且要把握好尺度:(1)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避开非本质话题和鸡毛蒜皮的纠缠;(2)要有顺序,不要一窝蜂地抢着说;(3)要心平气和,不要冷嘲热讽;(4)不要忙于下结论,让学生的歧义在争论中逐步自明。教师要主动参加与组织。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了解合作学习的进程,为下一步的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四、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转换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是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的。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小组讨论时对同一问题要转换角度,重新组织语言,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集中,要提纲挈领。防止把问题搞得太细太琐碎,变成连珠炮式的追问。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在同学们自学课文后,提出了这些问题: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出发前刘备和张飞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既然去拜访诸葛亮,为什么要写隆中的景色?离诸葛亮的家还有半里多路,刘备为什么要下马步行?刘备为什么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而是等了一个多时辰?诸葛亮有什么才能?这样连珠炮式的发问,是不利于课文的整体把握和课堂的有效学习的。这时组织者应引导组员把问题进行归类,变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和讨论,便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诸葛亮值得刘备三次去拜访吗?
  (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在小组讨论中要把对课文的理解、词语的掌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切不可用读书代替回答,讨论的语言表述要语意完整有条理,能恰当地引用原文,并注意发言内容的开头、照应、结尾。即使对同一问题有一致的认识,也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有变化的评议表达。
  (三)读议结合。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透彻的,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读书,读读议议,切忌主观臆断,凭空发表意见,要立足课本,找出依据。
  (四)不要打断学生发言。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发言离题、离谱,都不要中途打断或中止学生的发言,要在耐心等待中帮助他们寻找造成错误的原因,让其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五)合作学习中应与语文实践相结合。小组讨论不仅是一个认识的深化过程,而且是一个记忆与语言运用练习的好机会,所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亦应与语文实践相结合,穿插一点学生的笔头训练,如记写词语的意思,摘抄优美词、句等,这样能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能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记、写、摘、抄与讨论应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实践证明,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真切、更生动,可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思想转变,形成“学生讲,学生听;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互动局面,更容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媛,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
  [2]王海霞,浅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5年。
  [3]王巍,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