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提高初中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作者】 刘厚灵
【机构】 广西平南县大洲镇初级中学
【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关键词】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
【正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日常教学只有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导入新颖,气氛活跃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例如:我们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小干部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习倾向有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能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得到心理上的快感,同时也起到了整备活动的辅助功效,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二、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调动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体育教师要考虑到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怕自己完成不了,而被同学们笑话或怕教师指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降低难度外,还要采取帮助、鼓励和课外辅导等措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学生们对体育产生兴趣。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教育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
三、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
1、多器材教学,品尝练习的快乐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个性倾向,把选择权让给学生,就是学生有权在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器械练习。一般而言,学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如男生喜爱足球、篮球、乒乓等一些竞赛项目,而女生则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绳等文雅的项目,这样学生不仅接触器械时间多了,而且运动量也同步加大,练习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练习兴趣高涨,教学气氛活跃,自己做主,满足需求。
2、改变练习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悦。
有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给学生都是具体的东西,规范的东西,那么学生就没有创想了”,故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场地器材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进行练习,以此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在障碍赛跑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垫子、健身棒、短绳等来作为障碍物,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从新对障碍物的次序进行重新组合来缩短比赛的时间。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有的组把四个障碍物交换了位置,有的改变障碍物的形状等,在比赛中品尝创新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有不同的练习形式,教学场面气势如宏。有思则必有疑,有疑则必有探知的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尽可能的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教育。同时,不同年龄阶段,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都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差别较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即要指导课程的一般进度,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注重个别教育,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预期效果。
四、建立评价体系,从成功中体验快乐
1.教师鼓励性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如: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跳过去;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他人过程中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无法知道或体验的效果。如:在做“前平举和侧平举”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所做动作的到位率。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的信息来提高自己动作质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互评不仅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3.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来源。是改进教学的动力和手段,有利于解决了学生学习中“要我学”和“我要学”矛盾的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对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自我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体育教学的最大成功之一,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意识、开拓思路、寻找方案、追求实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正享受体育的快乐。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它是需要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寻找到运动的快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日常教学只有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导入新颖,气氛活跃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例如:我们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小干部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习倾向有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能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得到心理上的快感,同时也起到了整备活动的辅助功效,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二、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调动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体育教师要考虑到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怕自己完成不了,而被同学们笑话或怕教师指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降低难度外,还要采取帮助、鼓励和课外辅导等措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学生们对体育产生兴趣。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教育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
三、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
1、多器材教学,品尝练习的快乐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个性倾向,把选择权让给学生,就是学生有权在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器械练习。一般而言,学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如男生喜爱足球、篮球、乒乓等一些竞赛项目,而女生则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绳等文雅的项目,这样学生不仅接触器械时间多了,而且运动量也同步加大,练习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练习兴趣高涨,教学气氛活跃,自己做主,满足需求。
2、改变练习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悦。
有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给学生都是具体的东西,规范的东西,那么学生就没有创想了”,故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场地器材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进行练习,以此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在障碍赛跑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垫子、健身棒、短绳等来作为障碍物,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从新对障碍物的次序进行重新组合来缩短比赛的时间。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有的组把四个障碍物交换了位置,有的改变障碍物的形状等,在比赛中品尝创新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有不同的练习形式,教学场面气势如宏。有思则必有疑,有疑则必有探知的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尽可能的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教育。同时,不同年龄阶段,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都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差别较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即要指导课程的一般进度,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注重个别教育,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预期效果。
四、建立评价体系,从成功中体验快乐
1.教师鼓励性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如: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跳过去;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他人过程中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无法知道或体验的效果。如:在做“前平举和侧平举”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所做动作的到位率。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的信息来提高自己动作质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互评不仅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3.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来源。是改进教学的动力和手段,有利于解决了学生学习中“要我学”和“我要学”矛盾的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对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自我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体育教学的最大成功之一,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意识、开拓思路、寻找方案、追求实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正享受体育的快乐。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它是需要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寻找到运动的快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