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作者】 谭风和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摘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效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传授知识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关键词】小学;学生;课堂;实践;表扬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熟悉的具体实物,树叶的周长,课本的周长,桌面的周长等等。这样将抽象的概念教学生动化,生活化,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中,我让学生自已动手折一折小实物,风筝,蝴蝶,脸谱,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从而让学生观察到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让学生动手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后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实用性原则
当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变成自己的东西后,教师要重视课内与课外的同步发展。我结合春游活动,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培养问题意识,应用已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四年级二班的46名学生,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到天一阁参观。成人票10元一张,学生票5元一张,50人起享受八折优惠,如何买票最合算?”我让学生充分讨论问题,选择最佳方案。同学们面对这个实际问题,主动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因为它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有亲切感,且有实际意义。多数学生认为师生人数合起来不足50人,不满足优惠条件,因此师生买门票共需250元,算式是:5×46+10×2=250(元)。有个别学生认为:老师是带学生来活动的,与对方商量一下,让老师免票,只要230元够了,算式是5×46=230(元)这时有一组学生提出了新的观点:现在我们讨论是如何买票合算,我们认为老师还是要买票。1、这样做安全;2、如果一位老师买2张学生票,那么两位老师就买4张票,加上46张学生票,正好是5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5×50×80%=200(元),这样买票更合理,省下了50元,又使老师也买了票。同学们听了这个方案,豁然开朗。这样就使学习的效益,不仅体现在会不会应用,而且还体现在会不会创造上,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涵义,才能唤起“再学”的欲望,才能造成“着力”培养主体能力的境界。
四、善于培养学生“多疑”
学生在学习中有疑,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在积极活动,这是知识建构的重要阶段。在主体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S = ( a + b ) h÷2,三角形的面积S△=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这是学生从好疑引向好问,由好问引向好想象的过程,这也是创新的美妙前奏。其次,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它不应固定在某一教学环节之中。传统的教学,常在新授结束学生看书后提问: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有问题吗?这种完全是形式主义的翻版。我们应让学生的质疑时刻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宏观调控,使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教学信息的多少疏密恰到好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质疑时间,这样才能充分诱发学生主动完善,自我超越。最后,引导学生析惑明疑,通过质疑、解惑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前两天上课时,我发现有一位特别调皮的学生在玩贴画,我立刻制止了这位学生的行为并且没收了他的贴画,转而又说,如果这节课谁表现的好,我就把这里面的贴画奖给谁,学生们都坐的特别正,而且回答问题时积极涌跃,那节课我把贴画贴到了表现好的几位同学的手上,还说,到下课时看哪位学生得到的贴画最多。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表现的特别棒,连那位没收贴画的同学都表现的特别好,他也想得到贴画。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课堂上,换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学生更有乐趣学,用不同的奖励和表扬方式,更激励学生们学习。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表扬,对于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老师都应当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表扬比批评的效果更佳,表扬的方式要也多样化。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要用科学的思想指导教学,改进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唤起学生的兴趣热情,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魄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张静,刘兆隽;数学课堂上的“再创造”[J];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Z1期
[2]童亚玲;;浅谈如何创设高效互动的数学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