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展示课的读写评价初探

【作者】 刘云凤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小学



【正文】      展示课是构建“立体合作”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语文课堂上最精彩的部分。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展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把自己对砺学活动的感受或对课文学习的理解、感受、延伸、启发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展示点评”中学生表现形式可以是习作展示、朗读展示、课本剧表演,可以说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可以说快板,可以是绘画,可以谈感受,可以仿写、续写,可以一个人展示,可以几人合作……学生的展示也是有顺序的,一般都是从基础到提升,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解到应用。
  常态化的语文展示课的操作方式可以有以下内容。
  一、说一说
  学期初,每个语文老师根据教材的编排,对在有情有景的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读一读
  朗读评价是读书时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在朗读中可采取三个层面的评价,第一层面:针对读而评,评价是否读得流利、准确、这是小学生朗读的基本功,也是对预习情况的反馈;第二层面:是否读出了韵味、是否有音调的起伏、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对停顿、重音的把握是否到位;第三层面:是否读出了意境,深入文本,融入感情,使听的人仿佛看到了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美文,学生运用合适的朗读技巧,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比较、欣赏、领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演一演
  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强,情节动人的课文,如用表演的形式,更富感染力,所以老师往往用演课本剧的方式来教学。特别是有文艺天赋的同学,可以搜集素材,丰满情节,发挥各自的才能,用说、唱、做等方式,并略带一些夸张,既是对人物的塑造,又是自我的展示。
  四、写一写
  在展示课课例中,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佳作之后让他们当堂仿写片断,师生对个别学生评价后,让他们把作品拿回家让家长再评,把评语写在作品上,学生修改后交小组,每组评出两篇佳作,在教室“小作家园地”中展出,再由学生互评,师生共评。这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评价网络,检测出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写作最能有效地反映出同学们阅读与积累语言的效果,通过展评,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与写作的热情,树立自信,使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评一评
  这是语文展示课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正确深刻与否,表述清楚与否等,都要在评一评这个环节给予点评、更正、补充。可以是学生评,也可以是老师评,但必须把握教学过程及评价活动涉及的理论依据:语文阅读能力评价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给以正面引导。改变过去形成的评价就是考试、就是找毛病的观念,在评价中重视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通过评价手段肯定学生的行为与成绩,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自豪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应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过去的一卷定终身,教师说了算显然已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增加了评价主体,重视了过程性的形成评价。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评价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肯定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
  2.公平公正,给学生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培养学生公正的评判意识。
  3.评价适中,点评不是简单的判断,而是要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有肯定,有更正,有补充,有提高。
  譬如,在展示课课例中,我设计了课前积累交流评价、朗读比赛贯穿评价、仿写片段发展评价、阅读测试综合评价等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分类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较好地进行学生朗读能力、仿写能力的训练。
  多元化的评价过程
  一多:主体多元。在制定评价目标时,除了学校老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等参与进来,共同制定,这样更能符合学生要求,更体现学生评价自主,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要把教师、同事、学生、家长以及朋友等吸引进来,学生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自主选择学校或生活中熟悉的教师、长辈、朋友等参与到评价中来,从多角度多方面衡量学生在读写方面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多:方式多样。评价可以采用“星级+评语”“送鲜花”“打分”“等级制”等多种形式,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能评价出学生水平,激发学生兴趣,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是可以的。
  三多:展示多样。一方面,允许学生向评价者展示自己的读写能力的材料、方式多样,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像,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等,让评价者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允许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示出接受评价的结果。
  第四,有针对性的评价反思。
  如果仅把评价作为一次测试,之后就不用不问,那么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评价是激励,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对评价后的反思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评价结束后,师生双方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从教师角度,要反思拟定的评价目标是否体现了课程精神,是否真正评价出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水平,是否对学生读写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否能引领学生读写能力的向前发展等。从学生角度,要引导学生对各方评价的意见进行总结,与自己行为进行对照,引导学生写好评价后的反思。既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读写方面取得的成绩,又要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已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提高与升华,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关键在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在评价内容、方法等方面还有待研究与开发。展示课“立体合作”课堂模式只是一个模式,而教学模式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采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