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作者】 叶 锋
【机构】 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中心小学
【正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2)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在研究中会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有根据的进行预测,发现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
教学准备:长短不一的摆绳、勾码、支架、记录表、秒表,多媒体课件、。
一、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导入,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师:刚才播放的视频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过8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可就是那一天,叶老师却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遗憾,因为叶老师家的钟整整慢了10分钟,让我错过了开幕式上最为精彩的一幕。今天我把我家的这口老钟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这口钟慢了呢?我想请大家帮我修好它,大家愿意帮助叶老师吗?
生:愿意
师:叶老师带来的是什么钟,大家认识吗?
生:是摆钟。
师:对,是摆钟。老师先来介绍一下我的这口钟。
[师出示课件:摆钟结构图并简单介绍摆钟的各部分名称:钟面、齿轮组、钟摆(摆杆、摆锤)]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的第15页,认真观察后小组讨论一下,摆钟的快慢可能与摆钟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生:可能与钟摆有关系。(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钟摆的秘密,好不好呢?
生:好!
师:板书课题《钟摆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
师:出示自制的摆(单摆)。(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
师:摆线,摆锤。(教师边指、边讲)
师:摆线相当钟摆的哪一部分?
生:相当于钟摆的摆杆。
师:我玩一玩“摆”给大家(指学生)看看。(将摆锤拉开一定的距离,轻轻松开“摆”。)
师:“摆”往返一回,为摆动一次。
师:我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摆”20秒钟摆动了多少次。(开始,20秒钟后停止。)
生:汇报摆动次数(在记录表中记载)
师:同学们,想不想“玩”摆呢?(请两名学生上讲台“玩”摆,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摆,它摆动的快慢不受摆幅大小的限制)
课件出示并板书:摆得快慢与摆幅无关。
师:大家还想玩吗?
生:想。
师:请各小组用老师发下去的实验材料,像老师这样自制一个“摆”。
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制作,并指导制作有困难的小组。
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块试一试。你们的“摆”20秒钟能摆动多少次?
师:老师报时(20秒钟)
生:放摆一人,数摆的次数两人,记录一人,汇报一人。
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的“摆”20秒钟摆动19次。
生:我们小组的“摆”动16次。
(有不少小组的“摆”摆动的次数在20秒钟内都不统一。)
师:都是20秒钟时间,为什么会出现有的“摆”摆动的快,有的“摆”摆动的慢呢?是数错了?还是方法不当?
师:挑两个误差大的摆,请学生上台演示。
生:两个学生演示后,方法和计数都没有错。还是一个快,一个慢。
师:谁能说一说原因在哪里?
生:我发现这两个摆的摆线长短不一样,是不是与摆线长短有关系?(因为实验时都用的钩码为摆锤,每个钩码是50克。)
师:好,各小组再实验一次。
汇报:“我们经过实验证明:摆线长的摆,摆的慢;摆线短的摆,摆的快。”
师:你们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吗?
生:是一样的。
师:出示课件:“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师: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大家再找一找与其它条件有没有关系?教师引导(教师将自己摆锤的重量加大)
生:学生猜测结果,再分组实验进行验证。
生:汇报实验讨论的结果。
(注:加重摆锤的重量:由50克加到100克,再加150克等,在摆线长度相等,摆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摆动的次数没有变化。)
师:出示课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三、知识应用
1、生活中的摆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摆这种现象吗?(小朋友荡秋千、荡船、教室里的日光灯……)
2、以弱胜强
看动画,胖胖和小小谁的秋千荡得快?要想小小的秋千荡得快,你会怎么做呢?
3、首尾呼应
师:通过学习,你能帮你能帮叶老师把钟调好吗?
生:能!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学生回答。
师:重播课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与摆的幅度及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越快。”
师:要求学生用课后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一个20秒的时间,正好摆动20次的摆。
五、整理桌面
师:放儿歌《荡秋千》
板书设计
钟摆的秘密 摆的幅度 无关
摆的快慢 摆线的长短 有关
(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摆锤的重量 无关
1、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2)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在研究中会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有根据的进行预测,发现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
教学准备:长短不一的摆绳、勾码、支架、记录表、秒表,多媒体课件、。
一、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导入,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师:刚才播放的视频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过8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可就是那一天,叶老师却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遗憾,因为叶老师家的钟整整慢了10分钟,让我错过了开幕式上最为精彩的一幕。今天我把我家的这口老钟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这口钟慢了呢?我想请大家帮我修好它,大家愿意帮助叶老师吗?
生:愿意
师:叶老师带来的是什么钟,大家认识吗?
生:是摆钟。
师:对,是摆钟。老师先来介绍一下我的这口钟。
[师出示课件:摆钟结构图并简单介绍摆钟的各部分名称:钟面、齿轮组、钟摆(摆杆、摆锤)]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的第15页,认真观察后小组讨论一下,摆钟的快慢可能与摆钟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生:可能与钟摆有关系。(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钟摆的秘密,好不好呢?
生:好!
师:板书课题《钟摆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
师:出示自制的摆(单摆)。(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
师:摆线,摆锤。(教师边指、边讲)
师:摆线相当钟摆的哪一部分?
生:相当于钟摆的摆杆。
师:我玩一玩“摆”给大家(指学生)看看。(将摆锤拉开一定的距离,轻轻松开“摆”。)
师:“摆”往返一回,为摆动一次。
师:我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摆”20秒钟摆动了多少次。(开始,20秒钟后停止。)
生:汇报摆动次数(在记录表中记载)
师:同学们,想不想“玩”摆呢?(请两名学生上讲台“玩”摆,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摆,它摆动的快慢不受摆幅大小的限制)
课件出示并板书:摆得快慢与摆幅无关。
师:大家还想玩吗?
生:想。
师:请各小组用老师发下去的实验材料,像老师这样自制一个“摆”。
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制作,并指导制作有困难的小组。
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块试一试。你们的“摆”20秒钟能摆动多少次?
师:老师报时(20秒钟)
生:放摆一人,数摆的次数两人,记录一人,汇报一人。
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的“摆”20秒钟摆动19次。
生:我们小组的“摆”动16次。
(有不少小组的“摆”摆动的次数在20秒钟内都不统一。)
师:都是20秒钟时间,为什么会出现有的“摆”摆动的快,有的“摆”摆动的慢呢?是数错了?还是方法不当?
师:挑两个误差大的摆,请学生上台演示。
生:两个学生演示后,方法和计数都没有错。还是一个快,一个慢。
师:谁能说一说原因在哪里?
生:我发现这两个摆的摆线长短不一样,是不是与摆线长短有关系?(因为实验时都用的钩码为摆锤,每个钩码是50克。)
师:好,各小组再实验一次。
汇报:“我们经过实验证明:摆线长的摆,摆的慢;摆线短的摆,摆的快。”
师:你们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吗?
生:是一样的。
师:出示课件:“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师: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大家再找一找与其它条件有没有关系?教师引导(教师将自己摆锤的重量加大)
生:学生猜测结果,再分组实验进行验证。
生:汇报实验讨论的结果。
(注:加重摆锤的重量:由50克加到100克,再加150克等,在摆线长度相等,摆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摆动的次数没有变化。)
师:出示课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三、知识应用
1、生活中的摆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摆这种现象吗?(小朋友荡秋千、荡船、教室里的日光灯……)
2、以弱胜强
看动画,胖胖和小小谁的秋千荡得快?要想小小的秋千荡得快,你会怎么做呢?
3、首尾呼应
师:通过学习,你能帮你能帮叶老师把钟调好吗?
生:能!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学生回答。
师:重播课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与摆的幅度及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越快。”
师:要求学生用课后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一个20秒的时间,正好摆动20次的摆。
五、整理桌面
师:放儿歌《荡秋千》
板书设计
钟摆的秘密 摆的幅度 无关
摆的快慢 摆线的长短 有关
(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摆锤的重量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