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背诵效率

【作者】 索南吉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摘要】背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背诵效率呢?本文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背诵;作用;兴趣;方法;评价
【正文】
  背诵,自古有之,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回想古代的教育,头脑中立即呈现这样的情形:一私塾内,一群少年,手捧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正闭目、摇头晃脑、怡然自得地诵读着……作为传统的、主要的启蒙教育方法,背诵造就了大批文学泰斗和科学家,如白居易、鲁迅、胡适、巴金、茅盾、老舍、苏步青等。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背诵可谓简单至极,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常被扣以“死记硬背”的帽子,因此一些教师也不屑于使用。于是,语文课堂上朗朗书声不再多闻,时间多被用于教师的分析、讲解。“一言堂”、“填鸭式”这些词汇也就应运而生。背诵仍在继续,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操作上依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面对这样一个学习渠道丰富、学习方法多样、信息传递快捷的社会,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高背诵效率呢?
  一、背诵的作用与意义
  1、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
  我们知道,口语的发展要先于书面语。但由于受方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存在一些问题,语句不完整,罗嗦重复等。小学课文语言规范,也较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自然会用规范的语言改造以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并适时、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要想作文写得好,头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优秀的小学生作文,在立意上取胜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绝大部分是因为行文的流畅,语言的优美。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也可以使其掌握一些写作方法。
  3、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朱熹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都强调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的作用。比如哲理散文《做一片美的叶子》(苏教版第五册第4课)中由对一片叶子的赞美到一个人的赞美,由一片叶子与树的关系联想到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一些难度,即使老师多番引导。但是,在学生多遍的目视、口诵、心惟直至能够记忆之后,相信他们就一定会有所领悟。
  另外,背诵还具有传承历史、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众多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背诵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楷模。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头背诵。我在备课的同时做到熟读课文,基本上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在师生共学的氛围中,可以找到背书的乐趣。另外,还要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课堂上经常请背书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来,现场为同学们背诵课文,介绍学习经验,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其次,把监督检查与适当奖励有机结合。小学生一般具有学习兴趣时冷时热、学习自觉性时续时断的特点,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检查,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辅助手段。适当奖励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辅助手段。
  三、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背诵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哪种适用于你?不妨一试。
  1、读熟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尝试背诵法。朗读三二遍后,就试着背。若背不出来,就打开课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会背为止。
  3、分解背诵法。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次一层次地熟读、背记。被分解成几部分或几个层次的内容能背下来了,再连起来整体背诵。
  4、摘关键词(提纲)法。把要背的课文中的关键词摘出,写在本子上,按关键词的提示,时而俯首闭目,时而张眼瞅书,自己考自己。
  5、背默结合法。自己认为已能背诵了,就默写一次;默毕,翻开书页自己校正。凡有错处或漏处,自己划上记号,重新背记。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连标点符号也无误为止。
  四、科学地进行评价
  背诵是一种练习,孰练了,才能“信口拈来”。然而,初次识记并不会保持时间太久,因为遗忘是必然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已记忆的文本进行巩固。在学生初次识记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第二天的早读课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两天之后,作为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默写;学习完本单元后,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集体默写要求背诵的篇目。经过这样三次复习、巩固,学生不仅能轻松、牢固地背诵,而且也可以避免一些错别字的出现,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让他们个人的潜能在对诗文的背诵中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在学生对诗文的背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激发学生“人人背诵”的欲望,给予学生在背诵时“人人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让学生大量的背诵好文章是大有益处的,久而久之就会通过对诗文的背诵达到量的积累,对知识的积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