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 普哇太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   “提起作文直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横眉冷对作文簿,俯首干啃铅笔头”。这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难的形象写照。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为着力点,以情境对话、传话、看图说话、看景说话、看物说话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看、想、说、写四位一体的能力训练,效果良好。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点亮学生的眼睛
  “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海伦?凯勒这段话让我感喟良久。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会留心看世界,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对其一生是重要的,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加以引导。.
  1、看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天气凉了,草黄叶落,让学生感知秋天;天气暖了,小草发芽,鸟语花香,让学生寻找春天;班里得了流动红旗,让学生来看看摸摸;家里有了什么新变化,把它告诉别人…”
  2、看图。优美的图画是训练学生看世界的重要凭借。在教学实践中,我借助义务教育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语文书中所有的图画进行了观察。在观察时逐步地教给了他们观察的方法——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重点,现察要与思考和想象结合起来。
  3、看物。我们时时处处都在物体的包围之中,可许多人已是熟视无睹。从学生入了校门,我一有空就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物件:粉笔盒、黑板擦、小凳子、小桌子、小椅子、小鞋子、小褂子、书包、铅笔盒、语文书等都让他们探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如今,学生看到一件器物,会自觉地从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装饰、用途等方面观察。不仅养成了观察的良好习惯,而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二、激活学生的头脑
  对学生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观察力、想象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乃至将来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这个学期开学初,我们闽北地区降了一场大雪。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观察想象。学生的奇思妙想真是富有诗意。“松树、柏树穿上了一件白衣,下面还穿着绿裤子呢!'’‘‘大杨树戴上了银白的假发,像一位慈祥的老婆婆。”“小雪花给小草盖上了一床薄薄的白毛毯,小草在里面轻轻地睡着了。”“地上白了,像铺了一层白砂糖。”“小雪花落在我的衣服上跟我捉迷藏,我找来找去。只找到了它的脚印——一个小水滴”……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语句,这就是二年级小朋友的头脑。只要我们善于激励、引导,他们的头脑,他们的话语,的确能活起来,飞起来,而且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练巧学生的嘴巴
  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语文能力来自点点滴滴的积累。日.久天长随时随地的锻炼。对于刚走进校门的小学生,让他们多说话、多交流是非常关键的。
  1、把话说得正确连贯。学生无论在课堂上回答,还是平日对话交流,我都尽力引导他们把话说得完整连贯。
  2、多次练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把内部言语转变为外部言语,特别是口头上流畅地表达出来,不可能一次完成、一蹴而就。每一次言语交际的训练,我都让学生说给不同的听众听。经过多次练说,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多次整理加工,完整连贯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强化、提高。
  3、说的内容丰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时时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把它说出来。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当作交流的对象,就这样,学生把嘴巴练活了,练巧了。
  四、写勤学生的小手
  有了说的基础,及时地写下来,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凡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说过的题材.我总是让他们及时写下来。
  五、燃起学生的热情
  汪广仁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在教学中,我始终把成功作为照耀、滋润学生心田的阳光雨露,把成功作为学生启碇远航的风帆。同时,评价激励是学生学知识、长才能、学做人的最好催化剂。
  总之,在我班的课堂,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与老师交流,还是看图说话、看物说话,语言总是完整、连贯、流利。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拟人的句子会随口说出,并且全班50多个孩子都能开口讲话,爱讲,讲得清楚。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有半数的学生基本上能出口成章,即使学习差的学生也能毫不含糊地说上三言五语,轻轻松松地进入作文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