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莫道“新招”无觅处敢教旱林逢春雨 ——高效课堂管理三招

【作者】 桑太加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陆游的这句话来形容班主任的课堂管理工作再恰当不过了。如何能使课堂管理工作变得轻松而又有实效呢?这是每个班主任都迫切想要解开的密码。我认为课堂管理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对症下药出新招。经过多年的大胆探索和研究,我总结出了高效课堂管理三招,它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管理变得有滋有味。
  第一招:乐于钻研,让快乐与孩子同行
  前几日与一位学生家长闲聊,她无意间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是老师在课堂上能把快乐带给孩子,孩子们一定更好管的。是的,试想一下,一位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班主任,让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是烦恼的眼睛,疲惫的面容,紧拧的眉毛……对孩子们的调皮动辄报以责备和痛斥,孩子们的脸上能绽开灿烂的笑靥么?又何谈积极快乐的因素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呢?
  这位家长说得多好:把快乐带给孩子!具有班主任和家长双重身份的班主任往往很容易把来自家庭和工作中的苦恼带进课堂。孰不知,班主任的心情不仅仅属于自己,还会辐射到几十个孩子。最近,我做了一个小尝试:和孩子们约定:其一,不管谁生气,都不能超过一分钟,否则一定要提醒对方,并尽全力让对方开心;其二,认真分析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有哪些。结果学生七嘴八舌总结出好多坏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偷吃东西,出怪声搞恶作剧等,还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上课不关手机什么的。我都一一接受,并且向学生承诺:一定改正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学生一听可以和班主任像朋友一样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当然很乐意接受我的意见。结果,我和学生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师生的情谊也更浓了。在我的平等和快乐面前,学生轻松、活泼、自信,不必担心因失误而带来讥讽,不必害怕因轻视而产生孤独,并且时时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不快乐的班主任本身也很难享受美好的生活。上海一所小学曾让学生评选自己眼中的“快乐老师”,入选的班主任虽然性格、风采各异,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懂得用快乐感染学生,并且他们本身是很快乐的。他们对“快乐”的理解和实践,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为课堂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学期第一周,我又针对孩子们学习不积极,上课爱开小差的问题出了新招:每周让学生在黑板最显眼的地方写一句鼓励或提醒大家的话。学生都说要我先写,于是我写了两句:出门前,请脱去烦恼;进门前,带微笑回来。做对时,请不要骄傲;做错时,请不要嘲笑。奇迹出现了,班里少了互相抵触吵吵闹闹的骚乱,多了彼此制约欢欢喜喜的关爱。就这样,学生每周都有新想法,每天都有小进步,快乐如影随形,也使我的管理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多了。
  第二招:勤于学习,让丰富的知识成为提高课堂管理能力的源头活水
  课堂管理是否能取得实效,除了观念要与时俱进,方法要灵活多样之外,广博的知识是提高管理能力的源头活水。
  几乎每个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一样的感受:一个优秀班主任,首先要能“帅“住学生。如果你经常不能替他们恰到好处地解惑答疑,他们当然不买你的帐,课堂管理的实效一如纸上谈兵。我认为课堂管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在感情与心灵上和学生并肩,在思想和知识层面上必须高出学生一筹。当然不断的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我平时在八小时之外总喜欢通过网络或各类书籍来”补充营养”,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并将自己所写的散文诗词恰到好处地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学习《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时,和平时一样,在距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的时候,学生开始有点疲劳了,悉悉索索开始了“地下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武夷山“奇、秀、险”的特点。我事先设计了音、画、诗文欣赏:
  “仙雾缥缈绕山头,碧水轻泻催行舟。
  飞来奇峰接天宇,引得游人放歌喉。
  最是九曲回环处,巧夺天工点春秋。”
  当我所写的《观武夷山》一诗随着曼妙的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的脸上绽放出的是幸福的微笑,眼睛里流露出的则是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使我的课堂成了无需管理也趣味横生的学习乐园。
  第三招:善于积累,让激励性语言成为贯穿于课堂管理的游丝线
  经常看到很多班主任说话重复罗嗦,单调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秩序总是乱糟糟的。但又很少静下心来研究这个看似很小但又很重要的问题。殊不知教师独具匠心的点拨,意味深长的鼓励,含蓄幽默批评都需要从学习中得来。
  激励性语言可以是发人省醒的名人名言、诙谐的俗语,也可以是流传千古的对联、古诗等,看似闲庭信步,信手拈来,但是对学生却是一种积极的文化熏陶和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管理变得轻松愉快。 
  反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效的课堂管理没有定法,但要得法,这个“法”源于不断的学习、借鉴和探索。莫道“新招”无觅处,相信,只要我们拥有“敢教旱林逢春雨”的耐心和耐性,这些建立在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一个个“新招”,会给课堂管理带来无法预约的精彩瞬间和幸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