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 孟秀梅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摘要】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一堂言”,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初中语;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
【正文】
  口语表达同书面表达一样都是运用语言实现交际的行为,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充分发展学生潜在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欲望,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交际情境,往往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也会被激发出来。学生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交际的情境中作进一步的体验。例如,我曾经创设过这样的情境:连续上了三节课的班主任老师已经是非常疲倦,为了打起精神批改作业,老师点起了一支烟,要求学生正当此时以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劝老师戒烟;一位同学在校园内捡到100元钱,同桌劝他交给老师,他说:“凭什么?我不是偷的!”你该怎样说服他?根据类似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对话。这样的表演,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的情境,通过表演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而且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使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当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情境创设方式还有很多,如:根据情境制作的道具,图片、照片,音乐,服装造型,教师或学生的即兴表演等。有了一定的生活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愿说、想说”。 
  二、 教育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学生上台表达会出现害羞害怕的心理,会在众人面前出现说话口吃、拘谨、不安等情况,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其所害怕的事情或情景。但是,如不注意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则会影响学习、生活以及与别人的交流。那么如何克服呢?第一、自我调控。上台表达时要求学生目不斜视,不东张西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表达内容上。不要担心别 人议论;对自己说:我尽力讲好,结果让别人去说吧。要注意整个的情节和结构,不必为个 别词语 过多的停顿下来,要聚精会神地把内容说完。第二、换位思考 。口语训练时既要注意语调,也要注意语态,要说好的确不易。平时说话前可能会有学生担心:我说的时候,表达不流畅,表情不自然……想这想那很可能就说不好。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我也是这个班中的同学,我和大家是同一水平,平时我也一样和别人交流,说不定别人不如我呢。第三、转移视线。尤其是抑郁质的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些同学容易形成消极的品质。对这样的学生教者要教他们表达时目光不要盯住同学,视线要从他们的表情、目光方面转移到正前方。因为万一看到有同学在微笑,他便会怀疑有人在耻笑他,就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三、 整合课内外口语教学资源
  语文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充满着无数可以利用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在课内,可以将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不仅有了一定的目的、对象、场合,而且有了口语交际的材料,具备了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前提条件,等于把口语交际放置于广阔的生活海洋之中,从而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外,加强交际活动的指导,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当中,根据交际的场景合理地规划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对诸多的课外教学资源加以筛选以确保其教学价值的体现。在合理整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变化,变主宰者为参与者,在关键问题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增长能力。
  四、积极评价,触动学生多说
  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急于打断他们,而应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一方面是对正在进行交际的学生的一种尊重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给别的学生做一个耐心倾听的榜样。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采用激励调动法,对于讲得好的同学就用 “内容详实”、“逻辑性强”、“表达流畅,声音洪亮”等词句来表扬他们。即使个别同学说得不理想,也不可严厉斥责,而是安慰激励。这样学生下次表达时带着老师的鼓励上台,就不会再出现害羞恐惧之感。总之,评价都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情感投入以及情感的变化发展,注意把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联系起来考查。5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能说”
  五、在讨论、辩论中进行口语交际
  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题目,使学生有所准备,如查阅有关资料,请教别人等,这样可以提高发言的质量。临时组织的即席讨论、辩论,教师应当把题目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做适当的提示,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时间。教师提供的话题,应当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是学生所熟悉和关心的,并且是有讨论和辩论价值的。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里的部分话题就是很好的材料,比如《科海泛舟》中的“科学应当造福于人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的“铸剑为犁应有日”,《走上辩论台》中的“上网利弊谈”、“关于科隆的争议”等。明显是正确的观点或错误的观点,不宜作为辩论的话题。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有过高要求,教师在学生口语交际时,提醒学生要使用礼貌用语,纠正不恰当的语调和姿势。
  六、提供实践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学生本身的参与,使学生创造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乐趣,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学习中积极地投入进去。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认真领会语文课标中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经验。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引导学生利用平时大量的交际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还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如:成立小剧社、搞课本剧表演;参加走访敬老院,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等。这些“走出去”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方案,制定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安排工作,让他们去与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将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人合作。
  总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清楚,通过我们现有的课堂,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善于用口语表达思想的人。但这是一个开始,诸如课堂演讲的实践活动,很可能就开启了某些学生本来一直关闭着的演讲天赋的大门,或许就是我们的演讲活动给了他们此后不一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吴卫田.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2)
  [2]谭顺平.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思考与实践.《新课程:教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