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于龙斌

【机构】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莱州路小学

【摘要】主任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指导者和干预者,这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实班主任工作只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因此,在各项工作中注意到切合人的心理,尊重人的权利,就能让班主任工作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正文】
  班主任是学校总体工作的中流砥柱,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班级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新的时期要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点,同时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做一个统帅者
  班级的长远发展还需要确定班级发展的基本目标。引领全体同学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形成守纪、进取的班风、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争创优秀班集体。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确立必要的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循。切不可随意妄言,朝令夕改。首先是制定班级的“法律”——班规。在尊重学生心灵成长和性格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包含常规、纪律、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常规上确定卫生打扫和保洁的人员及标准,仪容仪表的规范,两操的要求,做到言行得体。纪律上规定上课和自习的要求,就餐就寝的秩序,做到严于律己。学习上注重课堂的参与,加强作业的检查和知识的落实,做到学有所成。生活上规范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做到和善待人。班主任可以先确定这些基本内容,让后全班一起探讨,举手表决,通过后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制定好的班规是建设好班级的基础,但是班规的有效执行才是班级良性发展的保障。班规的有效执行可以从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用操行分评定学生两个方面思考。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不行的,必须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管理与班干部的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在选举班干部时一定要民主、公正、公平、公开,选出有一定组织能力、积极向上、关心班集体的学生为班级干部。选出班干部以后,人员分工要明确,各人有各人的岗位职责,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应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中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班主任要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信任他们,鼓励、指导他们如何去抓班级管理。
  三、注重陶冶学生情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谈到:“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在孩提时期,在神经系统幼年期,使美成为德育的有力手段,成为真正人性的源泉。”幽默管理艺术不仅要求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育人,按照管理规律管人,更要借助于美的规律塑造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幽默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教育,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含蓄美。幽默管理艺术是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把幽默艺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巧智奇思的智慧之美、情操高尚的品格之美、含蓄高雅的艺术之美。在教师良好的幽默品质的耳濡目染下,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幽默品质。幽默管理艺术以审美的形式提升班级管理的意境,把班级管理变成一项轻松风趣、生动活泼的智力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四、与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不断进行交流
  班主任首先要做好与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通过交流沟通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班级的不断进步。班主任在与任课教师沟通时,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任课教师反映的情况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教师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状态,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班主任在课间时间要经常到教室里转转,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在转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同时,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状况,同时班主任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性格特征等,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当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退步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掌握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然后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文化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有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小学班主任应负起责任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因此,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发展,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建立班级目标。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班级的价值观,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值得全体成员依赖的东西。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建立共同的班级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另外还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如果老师能静下心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会觉得你很信任和尊重他们,也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用周记等形式让学生说说心理的想法,谈谈学习的困惑,这种形式学生最容易吐露真心;也可以每晚走进寝室与住校生沟通。这样做可能比较繁琐,但用力多者见功远,周记可以成为很好的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
  总之爱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师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普遍、持久、高尚的爱。它不仅是生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班级管理这门艺术的探索,我们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赖玲.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5).
  [2]崔丽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3(8).
  [3]黄忠谊.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 亚太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