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作者】 张瑞敏

【机构】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摘要】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正文】
  生活化英语教学,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
  一、课堂教学活动生活化
  课堂教学活动生活化,即采取任务型教学与合作学习教学法,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目的。下面就是教学方式生活化的一个具体案例:
  1、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学会与人相处;在语言实践中,促使有关语言内化。
  2、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3、教学过程
  ⑴导入。a.教师向学生描述几件需要向别人表达歉意的事情,如打断别人的谈话,踩了别人的脚,未经允许拿了别人的文具又弄丢了等。b.让学生自己说出几件类似的事情。c.让学生说说遇到这些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⑵个人活动。让每个学生回忆曾由于自己的原因,与班上的某人发生过矛盾。
  ⑶两人活动。真诚的向对方道歉,并说明情况;接受道歉,增进友谊。
  ⑷分组活动。前后排每四至六人一组,以组为单位,交流生活中需要向家人或者他人道歉的事情并简要说明该如何向人表达真诚的歉意(apologize) ,如何原谅他人(forgive)
  (5)各组根据讨论结果编出一段二人对话,比如:
  A:Ouch!you are standing on my toes!
  B: Oh,I am terribly sorry about that.
  A: Never mind.Just make sure it does not happen again.
  (6)各组派两名代表把自己所编的对话在班上表演出来(act out)
  4、教学评价:这种活动把课堂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了起来,通过交流讨论,不仅能应用所学语言,而且还有助于同学间消除误会,增进情感,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即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的英语,如原汁原味的报刊杂志、旅游手册、产品广告、说明书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一(上)Technology(技术)这一单元中关于使用手机的那一课时,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改编成几项专题活动:
  1、谈论几大手机品牌,列出1-2种手机各自的优缺点 ( discussion & report )
  2、携带手机的优缺点,并围绕“学生是否应该携带手机”进行正反辩论(debate)
  3、手机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并就某一故障写一封投诉信(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writing )
  第一项任务稍简单,但要到网上查阅与手机有关的英语,然后才能汇报各品牌手机的优缺点,并在全班交流,使之成为今后购买手机的指南(guidebook);第二项与课文密切相关,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正反双方辩论时所需要的论点论据(arguments),经过补充、完善后在辩论会上展开辩论;对于第三项任务,学生们会觉得有话要说但又不知该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网上查阅英文版的手机说明书,从而了解相关的术语,然后将之运用到投诉信中。这样一来,就可使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能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写投诉信件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活动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壁垒,用生活理论重新构建了英语教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步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三、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
  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即将课堂上的艰涩难懂的术语及陈旧的例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师要使用那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使之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言语生活化。如用become of翻译句子“孩子们将会怎么样?”教师在解释“become of sb.”时,若只解为“发生……情况,……怎么样”,事实证明,学生往往会写成How will the children become of?但若将之解释为“……降临到某人身上,某人遭遇到……”,再翻译时就简单多了:What will become of the children?
  2、例句生活化。在课堂上举一些学生常会用到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以及生活中常会用到的句子来化解难点、激发兴趣。如在学习where there is a river, there is a city时,老师可让学生先仿写句子:“有志者,事竟成”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在分析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时,可举例为:Make a mark where you have any questions(在有问题的地方作记号)
  这种活动通过重现学生生活中的情景,练习使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氛围生活化
  课堂教学氛围生活化,即是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愿等形式,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比如:在讲“虚拟语气”时,看见有几个学生昏昏欲睡 ,我突然作一脸痛苦状并大叫:“Ouch!”那几个学生被惊醒了,甚至还有个学生关心的问:“What’s wrong with you ? ”我按着肚子答道:“My stomach hurts. Maybe that is because I had a green peach at noon.”于是就有联想丰富的学生一脸同情地说:“If you hadn’t eaten the green peach, your stomach wouldn’t hurt now.”瞧,现学现用,而且还是错综时间虚拟语气呢!听到好句子,我立刻恢复了正常,并对那位学生大加赞扬。此时他们才明白了我是装病,立刻哄堂大笑起来。先前的沉闷气氛一扫而光,而那几个想睡觉的同学也被这一小插曲赶走了瞌睡虫,又精神抖擞了起来。我决定乘热打铁,于是设计了一个接龙游戏“If I slept in English class, ……”(如果我在英语课上睡觉,……) 由于是熟悉的话题,学生们都显得兴致勃勃,而且还相互纠正语法错误,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如此一来,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讨论和游戏中发现了上课睡觉的很多害处,可谓一举两得。
  五、生活化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通过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师生双方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收益匪浅。
  1.课堂“活”了。课堂“活”起来,不仅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景活,而且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使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学生“活”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且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产生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
  3.教师“活”了。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英语,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在学生实际运用中,既能让学生的所学得以正确地运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教师回到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改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科研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自我提升、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英语教学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会英语。只有让学生爱学乐学英语,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储备足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秋荣,陈明娟,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