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绿色理念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作者】 陈东昇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绿色理念的渗透和教学能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化学人才。本文主要从活用电化教学、加强教材挖掘、优化实验设计等三方面探讨了绿色理念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理念;融合策略
【正文】
绿色化学理念的诞生不仅顺应了全球环境恶化的现实形势,更是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下的教学产物。高中时期是学生知识增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课程不单单是为了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更要坚持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绿色意识、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随着近些年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绿色化学理念已经趋于成熟,逐步成长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化学思想,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常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多个绿色化学教学成功案例,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活用电化教学,丰富绿色化学素材
利用各类现代化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是为学生直观展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类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图片、视频能够大大丰富绿色化学教学的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便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酸雨为切入点设计了多媒体课堂导入。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关于酸雨形成的教学视频,然后展示了很多酸雨过后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植被破坏、建筑物腐蚀的图片,最后以酸雨和二氧化硫开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观察视频和图片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到酸雨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各类危害,为之后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绿色理念的渗透打好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直观性、集成性、多维性等优势是很多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比拟的。活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原本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变成直观的视频或图片,将更多的化学素材展现给学生。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便是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多个有关酸雨的教学视频和图片,相比于单纯的语言表述更能刺激学生感官体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之后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硫化物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加强教材挖掘,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素材的同时,不能忽略教材的重要作用。在近几次教材修订中,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大量的绿色化学知识,这些教材内容都是教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教材挖掘和研究,寻找适合融入绿色理念的教学内容,适时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在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使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是当前很多自来水厂消毒自来水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对这一做法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氯气消毒自来水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学生在阅读教材和相互交流中总结出氯气消毒杀菌效果出众、消毒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也总结出氯气消毒时残余的氯气和次氯酸等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出现泄露会污染环境等缺点。
使用各类现代化学原理和方法,减少和消除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是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观点和目标。在这个课例中,氯气消毒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虽然能够有效杀灭自来水中的各类病菌,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生命健康,造成环境污染,这无疑是与绿色化学理念相冲突的。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归纳氯气消毒自来水时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加深学生课堂知识理解的同时,形成以绿色化学的观点看待问题的意识。
三、优化实验设计,体现绿色理念应用
实验永远是科学学科的基础,高中化学也不例外。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化学实验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过程,更是教师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教学契机。
例如在进行硫酸根离子检测实验时,学生大都只知道氯化钡溶液滴入含有硫酸根离子的试剂后会形成硫酸钡沉淀物,并不知道大量氯化钡溶于水会产生有毒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实验效果,往往会滴入大量的氯化钡试剂。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教师每次实验前都会为学生指出过量使用氯化钡形成的废液会污染水和土壤,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监督和巡视,及时制止学生随意使用氯化钡试剂的行为。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药品用量都给出了明确指示,但也有部分实验是以“适量”来表达药品的用量。在面对这些实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指导和监督,避免学生把握不好药品用量影响实验进行。这个课例中进行硫酸根离子检测实验时,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尽快得到沉淀物大量使用氯化钡试剂。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监督后,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养成遵循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实验的习惯。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教育对高中化学教学百利而无一害。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教学技巧的锤炼,将绿色化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而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能力,争取培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贤朝.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的绿色理念[J]. 中学化学,2015(07).
[2]刘青婷.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广西教育,2016(09).
[3]郑杰强.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高中数理化,2017(05).
绿色化学理念的诞生不仅顺应了全球环境恶化的现实形势,更是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下的教学产物。高中时期是学生知识增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课程不单单是为了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更要坚持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绿色意识、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随着近些年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绿色化学理念已经趋于成熟,逐步成长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化学思想,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常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多个绿色化学教学成功案例,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活用电化教学,丰富绿色化学素材
利用各类现代化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是为学生直观展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类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图片、视频能够大大丰富绿色化学教学的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便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酸雨为切入点设计了多媒体课堂导入。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关于酸雨形成的教学视频,然后展示了很多酸雨过后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植被破坏、建筑物腐蚀的图片,最后以酸雨和二氧化硫开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观察视频和图片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到酸雨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各类危害,为之后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绿色理念的渗透打好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直观性、集成性、多维性等优势是很多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比拟的。活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原本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变成直观的视频或图片,将更多的化学素材展现给学生。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便是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多个有关酸雨的教学视频和图片,相比于单纯的语言表述更能刺激学生感官体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之后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硫化物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加强教材挖掘,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素材的同时,不能忽略教材的重要作用。在近几次教材修订中,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大量的绿色化学知识,这些教材内容都是教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教材挖掘和研究,寻找适合融入绿色理念的教学内容,适时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在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使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是当前很多自来水厂消毒自来水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对这一做法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氯气消毒自来水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学生在阅读教材和相互交流中总结出氯气消毒杀菌效果出众、消毒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也总结出氯气消毒时残余的氯气和次氯酸等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出现泄露会污染环境等缺点。
使用各类现代化学原理和方法,减少和消除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是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观点和目标。在这个课例中,氯气消毒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虽然能够有效杀灭自来水中的各类病菌,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生命健康,造成环境污染,这无疑是与绿色化学理念相冲突的。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归纳氯气消毒自来水时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加深学生课堂知识理解的同时,形成以绿色化学的观点看待问题的意识。
三、优化实验设计,体现绿色理念应用
实验永远是科学学科的基础,高中化学也不例外。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化学实验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过程,更是教师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教学契机。
例如在进行硫酸根离子检测实验时,学生大都只知道氯化钡溶液滴入含有硫酸根离子的试剂后会形成硫酸钡沉淀物,并不知道大量氯化钡溶于水会产生有毒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实验效果,往往会滴入大量的氯化钡试剂。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教师每次实验前都会为学生指出过量使用氯化钡形成的废液会污染水和土壤,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监督和巡视,及时制止学生随意使用氯化钡试剂的行为。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药品用量都给出了明确指示,但也有部分实验是以“适量”来表达药品的用量。在面对这些实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指导和监督,避免学生把握不好药品用量影响实验进行。这个课例中进行硫酸根离子检测实验时,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尽快得到沉淀物大量使用氯化钡试剂。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监督后,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养成遵循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实验的习惯。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教育对高中化学教学百利而无一害。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教学技巧的锤炼,将绿色化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而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能力,争取培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贤朝.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的绿色理念[J]. 中学化学,2015(07).
[2]刘青婷.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广西教育,2016(09).
[3]郑杰强.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高中数理化,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