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浅探

【作者】 看吉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摘要】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感到很陌生,学起来感到很困难、很吃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会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兴趣盎然地学习好化学。反之,如果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
【正文】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感到很陌生,学起来感到很困难、很吃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会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兴趣盎然地学习好化学。反之,如果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那么,化学教师应当怎样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呢?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提倡用教材教书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不要急于去给学生教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内容,而是专门开设一堂趣味实验课。准备的实验有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蔗糖变成了黑发糕,变色喷泉,自动变瘪的饮料瓶,还有几组液体的颜色变化。这些趣味实验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化学课堂留恋往返。此时,再告诉学生,以上实验仅仅是利用了初中化学知识设计的,要是大家学会了中学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设计出很多趣味实验,甚至可以自己搞些小发明创造。这样做很能迎合中学生爱寻求刺激的心理,还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每年上这节课时,我都能从学生充满期待的目光中感受到他们对化学教师的崇拜,对化学课堂充满了好奇。
  如果学生只凭学习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形成内驱力,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堂上是一直提醒学生思考:   
  (1)化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   
  (2)化学离我们的生活远吗?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发生紧密联系。   
  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污染一节内容时候,谈到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时。带着学生到马路上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候发生的现象;带着学生到化工厂附近闻气味、沿着化工厂的废水沟体会!通过此举,学生知道: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介绍每周的空气质量周报,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单向传授知识的落后方式,自觉地运用启发、互动的教学方式
  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奇曼认为:“学生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心的倾向,他们会想办法弄清这些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渗透此观点,改变按自己的经验和思路教学的方法,设身处境站在学生的一边,体会他们的背景与基础,采用适宜的策略来引导与启发学生完成自我构建。
  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摒弃了传统那种“注入式”教学方式,但是,霍姆林斯基并不一概否定教师的讲授,他认为讲授是“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从而说明了教师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互动,共同探究问题。
  如演示实验时,让学生到讲台与老师合作,变演示为边讲边实验,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实验,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还针对九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启发他们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法,着眼点放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如使学生观察实验的同时,教会他们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并尽可能地把客观现象、事实,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变化联系起来,改变那种只记现象、事实和结论,而不学习和掌握得出结论的过程、方法。这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学生的“主心骨”,而是为学生造就“主心骨”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生学会学习比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不难理解,知识掌握越多,独立学习能力就越强,也就越会学习。但是,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尚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
  三、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化学进行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教学。但对于化学教学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呢?第一、对于有些实验做不了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象一氧化碳的性质的探究,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实验做不了。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讲授,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在探究物质的微观粒子变化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讲解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第三、对于一些危险性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例如: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致使上层水沸腾,酸液飞溅很危险,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违反实验操作的后果,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更有说服力。第四、复习课可以利用多媒体。复习课利用多媒体就省时间省力气,因为教师利用黑板既要讲解知识点又要在黑板上写还要擦黑板,一节课下来很累,学生可能还不爱听,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能什么课都用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容量大,内容多学生消化不了。再有,过多使用多媒体学生不容易记笔记。往往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精疲力尽,影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雅欣,让化学教学融入生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