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利用儿童画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水平

【作者】 张海娟

【机构】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摘要】 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两者之间有着许多共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小学写话教学中引入儿童画的某些因素,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儿童画和儿童写话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儿童画;写话;结合策略
【正文】
  王维的诗作曾受到高度评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寥寥数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诗画结合的完美境界,耐人寻味,清新悠远。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上,本来就有“书”“画”同源,“字”“画”一家的传统,这是我们审美欣赏与交流的习惯。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两者之间有着许多共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小学写话教学中引入儿童画的某些因素,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儿童画与低年级学生写话结合的理论依据
  1.图文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我们知道,低年级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越短。而“画写结合”把绘画和写话结合在一起,从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让学生在类似于游戏的过程中涂涂画画,说说写写,使其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
  2.图文结合符合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我们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儿童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
  3.图文结合,符合现代建构主义的迁移观点。这种建构性的学习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图文结合以阅读文本为基点,把文本内容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表示出来,创设出儿童所特有的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上说说写写。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并重组文本,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由此实现了学习的迁移,促进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的提高。
  二、儿童画与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间的现实联系
  儿童画与低年级学生写话在发展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生活,创造“图形形象语言”和运用“文字符号语言”,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中,具有许多共同的联系。
  1.儿童画与写话在题材、内容上具有联系。儿童画与写话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儿童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童心、童情,洋溢着儿童纯真,是最美的写作素材。
  2.儿童画与写话在表达内心的本质上具有相似性。两者尽管在外在的形式上有绝对的差异,但也着有本质的相似,那就是心灵的表达。在儿童绘画中,表达能力主要指的是孩子们绘画上的艺术表达能力,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在儿童写话时,表达力是指书面表达能力,是以己之手写己之心。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图文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儿童学文的途径和方法。在图文结合中,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三、儿童画与低年级学生写话结合的具体策略
  要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找好切入点,把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1.以绘画练习写话。生活是写话的源泉,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已经渗透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因此,切入点就必须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寻找,寻找适合学生的画写素材,让画写的内容变得丰富、真实,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看图画练习写话。以静止的画面为学生再现想象的媒介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思维是靠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活跃起来的。外界信息的获得必须学会仔细观察。通过观察,获取画面中的信息,是通向想象的重要步骤。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无意性和情绪性,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主题思想、基本内容来确定观察目标;通过画面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使学生在观察时有的放矢,准确理解;如《长城》、《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等描绘景物的画面,可引导学生采用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的观察法,或采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
  3.用画画促进写话。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写景文或叙事文。写作之前,先布置学生围绕主题作画,怎么画,怎么表达主题,由学生自己决定,(一般在课上进行),而后,对照自己的画写话,将画中的情景描述出来。一般说来,在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分析这些动静相连的描写,是在这样三个原则下进行的:(1)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合理的。课文在画面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必须与画面相适应。(2)想象的描写必须是连贯的。这种连贯,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连贯,又有事件本身的先后的连贯,它与画面的描写也是连贯进行的;(3)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生动真实的。唯其生动,才能打动读者;唯其真实,才有教育意义。
  4.图文结合,相互补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把儿童画与写话结合起来,对照修改,能使学生写话时感到既简单又愉快。一方面,如果画面丰富多彩,而写话却是干巴巴的,那必然是对画面观察不够细致入深入,描述不够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反复读文后也许会发现图画上的不足。试想,若是把画面描述清楚了,文章还干巴巴,那肯定是画面不饱满,这时再对画面进行少量添加、修补。而后反过来再读文,看画面中新添事物应该添在何处,怎样添,这样就会相得益彰了。
  如果说图是一幅静止的画,那么文就是一首流动的诗,图文结合的妙处,犹如高山深涧、阳春白雪,自有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我们提出儿童画与低年级写话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为学生写话提供感性素材,激发学生写话兴趣,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只要我们指导得当,孩子就能文思如泉,文以图生,图因文茂,二者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