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丰富幼儿生活 发展幼儿语言

【作者】 苟 钗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语言非常重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生活环境,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增长幼儿见识,开阔幼儿视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文明用语;巧用教材;优化交流
【正文】
  幼儿语言发展是智力发育的关键。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条件。幼儿期是人脑发育最迅速,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经过科学的教育与引导,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一、日常语言,文明得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今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我们从幼儿抓起。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语言表达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幼儿抓起,从现在抓起,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生活是万卷书,生活是万花筒,日常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犹如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真是无奇不有,只要我们善于去捕捉更多的“音符”,就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社会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和应用的机会,我们需要随时抓住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能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不同的语言信息。
  语言无处不有,语言无处不在。可以说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孩子从来园、进餐、睡觉、如厕、盥洗、饮水、散步、做操、户外游戏等一日活动,都是我们与幼儿交流的大好时机。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我们常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言下之意就是说,父母家长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同时也有效说明,幼儿的语言教育,不仅是幼儿语言教师的事,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需要齐抓共管,方能见效。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我们要重视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家长、同伴交谈,寓语言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时刻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讲普通话,说文明语,“处处留心皆学问。”例如:早晨见了老师会说“老师好”;与家长分别时会说“再见”;不小心碰到别人会说“对不起,请原谅”;原谅别人会说“没关系”;当遇到困难时会说“请您帮帮我”;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您”;当自己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后,会说:“对不起,以后我不这样做了!”见老人,称“爷爷、奶奶”;见中年人,称“叔叔、阿姨”;见青少年,称“大哥哥、大姐姐”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孝亲敬老……我们都要力求文明些,再文明些!做好表率,甘当人梯。“小孩嘴里无戏言”,童真难能可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引领幼儿学会倾听,懂礼貌。当别人在谈话时,要不插嘴、不打扰;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教育幼儿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让大家能听得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注意多商量、少命令,眼睛注视着对方,不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等。
  好习惯,益终生。养成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得以身作则,坚持不懈。赫尔说:“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泰戈尔说:“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漫长的“一日生活”,是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的最好机会。比如,午餐时引导幼儿回答:“今天你吃的是什么饭?”“昨晚你看动画片了吗?”“看的是什么动画片?”“有没有开心的事情想告诉老师?”“来幼儿园的路上你发现了什么?”“把你遇到的开心事和小朋友讲一讲吧”;睡觉前后,教师可播放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儿歌,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厕时,利用孩子洗手的时间,让孩子学习《洗手歌》;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示范。时刻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能说。
  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捕捉,随时进行启发和诱导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寓语言教育于儿童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乐融融。入园可以聊聊,午餐可以聊聊;洗手穿衣可以聊聊;看电视可以聊聊;与幼儿散步、游公园,可以聊聊。聊什么?见事论事,谈幼儿喜欢的话题,讲幼儿爱说的新鲜事。只要我们蹲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呵护幼儿的童心,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语言教育就会日见成效。
  二、立足教材,优化记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材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根本所在。教活教材,教活学生,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学习语言,历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捷径。
  幼儿语言的巧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只有教活,幼儿才能学活。帮助幼儿进行有效记忆,学会积累儿童语言,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讲活了”。教材语言浩如烟海,点多面广,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学校教学设施,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熟练驾驭教材,熟练教活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语言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积累并利用好课本素材,可以为儿童将来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我们知道:“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引导儿童学会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注重引领幼儿记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素材,有利于丰富儿童语言,提高儿童思维,增强儿童睿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幼儿语言记忆是艺术中的艺术。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语言教学实践告诉我,立足教材,优化记忆,我们的语言教学会事半功倍。在《语言》学习时,我们可以故事记忆;构图记忆;巧问记忆;猜谜记忆;表演记忆;情境记忆;操作记忆等,来丰富儿童的语言。例如:学习《小白兔》时,教师可以巧问:小白兔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小白兔的两只耳朵像什么,小白兔爱吃什么,小白兔是怎样行走的?学习《三只蝴蝶》时,教师先给幼儿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纸,让幼儿折叠蝴蝶和花朵,然后和幼儿一起一边复述故事一边操作。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记。有时,为了增强记忆效果,我们也可以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使语言教学情趣化。如模仿老虎走路的摸样、小花猫走路的摸样、青蛙蹦跳的摸样,大灰狼恶狠狠的摸样,等等。使幼儿学会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既学活教材,又寓教于乐。
  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埃斯库罗斯说:“记忆乃智慧之母。”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行动,到复杂的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在语言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语言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丰富活动,激思启智
  童年在人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偏爱在童年时期就初见端倪。讲究科学方法,增强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秘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会让儿童自由自在地陶醉在语言王国的宝库里,乐不思蜀。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活动以玩为主,发展语言以“活”为主。语言教学的“活”就是将语言教学灵活渗透在多姿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欣赏多媒体课件;讲妙趣横生的故事;做你追我赶的游戏;说儿歌比赛;猜谜语等等,宗旨是“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让语言教育游戏化,深受儿童青睐。语言游戏是一种具有趣味的语言教育,也是语言思维发展的方式。语言游戏是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为主的游戏,所以又叫做听说游戏。听说游戏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幼儿自愿参与,促进幼儿语言的思维发展。儿童语言游戏丰富多样,许多儿歌都是。如《妞妞和牛牛》: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赶牛牛不走。妞妞护柳扭牛头,牛牛扭头瞅妞妞。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顶妞妞,妞妞捡起小石头,吓的牛牛扭头走。这一童谣让幼儿有效区别了“妞”、“牛”、“柳”和“扭”,广为幼儿喜欢和接受。许多绕口令都有帮助儿童纠正读音、声调的效果。值得借鉴。
  “‘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乐趣、情趣和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语言游戏能给儿童以乐趣、激情和好奇心,能激励儿童积极参与游戏,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幼儿教师需要多引入、善激发、巧组织、重效率。
  又如教儿歌《别说我小》时,其中的“我会做什么”的句子不易掌握,我让幼儿表演穿衣、洗脚、擦桌子、扫地、浇花等各种模仿动作,边做动作边学儿歌。幼儿动手、动脑,一举两得。
  猜谜语。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并能促进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及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组织幼儿一起互动学习谜语,既激发学生智慧,又寓教于乐。例如: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光爱吃菜,不爱喝汤(筷子);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篮球)。等等,如此这般,讲究“趣”,注重“奇”,追求“新”,围绕“乐”,我们的语言教学就会生动自然,栩栩如生,记忆犹新。
  总之,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结合实际,注重丰富语言活动,善于以幼儿为本,构建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儿童语言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早期教育,2014;
  [2]张明红;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早期教育,2012;
  [3]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13(1);
  [4]赵寄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