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巧以运用,让小学生快乐学美术

【作者】 段婷婷

【机构】 新疆沙湾县第三小学

【摘要】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的愉悦性。要求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快乐学美术
【正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巧以运用,着力引导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使之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到各项美术活动的学习之中。
  一、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基于其心理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诱发其丰富的形象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生学习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快乐的学习。如学习《四季的色彩》时,我利用媒体播放四季的图片——创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树林、夏天争芳斗艳的鲜花以及会舌燥的蝉鸣,金秋成熟的颜色、冬天的雪地等画面,加上美妙的旋律等有趣的情境,琳琅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将学生带往四季引人入胜的景致当中,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兴趣。由此,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美术课学习的活动之中,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丰富多彩活动,强化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兴趣越浓,那么他的观察就会越认真,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就越有成效。美术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热情和兴趣,如学习《我喜欢的鸟》时,由于这一课的学习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色彩与线条的重要一课,为了让学生能认真观察来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鸟,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快乐的参与其中,在快乐中学习。
  三、引导积极思维,深化学习兴趣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学习《添画》时,如此引导学生——同学们,老师是个魔术师,你们信不信?我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几个任意形状,如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我都能把它变成鱼,看看哪个同学画的基本形能难住老师,就这样把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愿到黑板上去画,我也像变戏法似的,把各种图形都添画成了各种形态的鱼。同学们在惊奇的同时,我也趁机给他们以鼓励学生——添画并不难,只要你们开动脑筋多想象,任何画面都能添画成图,首先你得了解本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然后做合理的设想进行绘制。如此设计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树立起同学们绘画的信心,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人才。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因而,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使之有更多的实践体验,增强实践探究能力。因此我注重美术课程的实践性,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拓展实践探究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吊饰》、《节节虫》、《纸盒变家具》等都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学习《生活中的暖色》时引导学生——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哪有暖色?什么场合使用暖色?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调,引领学生解读——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带领学生先在教室内找一找-教室环境布置,学生服装等方面的暖色;再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学习、生活用品中找一找,由学生自己说一说找到的暖色调。学生欣赏一组多媒体展示的生活中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运用暖色调能提高生活品味,体验暖色所带来的美感和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颜色对比与协调的辨证关系进行探讨,使学生真切感受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并体会学以致用的快感。这些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分析和交流,从真切的感性认识中便会很快升华到理性认识,形成基本的审美观念;由此,学生通过走进生活,脑子灵活了,手指灵动了,兴趣更浓了。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关键在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艺术时独特的创造性,营造一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缔造趣浓乐学的高效小学美术课堂,才能给学生一种真正的快乐、愉悦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