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作者】 杨桂萍

【机构】 云南省昌宁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英语教学的需求,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培养对外交流人才的需要。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一要深挖教材,注重语言内涵;二要注重对比,总结中外生活方式的不同;三要营造情境,强化训练。
  【关键词】 跨文化;高中英语教学;语言;生活方式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事相关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并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并能与对方进行流畅的交流和顺利沟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多方面已和国际接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所肩负的重任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那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渗透跨文化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深挖教材,注重语言内涵
  1. 了解中外文化背景。
  学习英语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背景,以及历史文化还要风俗特色,这样交流才不会有障碍,语言最基本的就是词汇了,因此从基础的词汇入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比如,“龙”这个词,在中国龙表示吉祥,中国人更是数千年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远古时代甚至将“龙”称为天子,历代帝王甚至把龙比作自身,皇帝甚至把“龙”作为自己的专用,龙也变成了中国最神秘的一种动物。但是在西方dragon(龙)是一种怪兽,一种勇猛的怪物,有三个头,嘴里会喷出火,常被看作罪恶的象征,也是大家批判的对象,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忌讳,这样才不会导致交流过程中发生尴尬或者冲突的事情。
  高一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文化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也比较盛行,教师可以讲一下Fast Food,如汉堡包hamburger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块,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乳酪或其他调味品。为什么以“汉堡”命名呢,据说是由于以碎牛肉煎成的肉饼是来自德国的称为hamburger steak,后来肉被夹在面包里,以部分概括整体就简称hamburger了,在美国hamburger也可以指绞碎的肉、肉末、肉馅。
  讲解这一单元主题时,教师还可以顺便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美食文化节”,展现不同的中外食品,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饮食,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
  如果讲到有关节日的单元,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由来及节日的一些庆典活动,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注重词汇陷阱。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就涉及到一些饮料和食品。中国的红茶用英语表示为black tea,红糖是brown sugar,red meat指牛羊肉,white meat指鸡肉和鱼肉。中国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质量性能都很好,可是厂家在外销时把产品的名字译为White Elephant,结果外国人看了都不想买他们的电池,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到处布满谈词汇陷阱。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
  二、注重对比,总结中外生活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两个人刚见面认识,会彼此寒暄,大家都会问,你多大了?在哪里工作,薪水是多少?但这些问题在西方国家属于个人隐,很忌讳当面询问,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跟外国人交流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些,对方可能会生气,对你的印象也不好。比如“老”,我们中国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老子,老先生,老祖宗,都是尊敬的意思,年龄越大,代表着长者和智慧,在中国不少人都以年龄大为荣,也会得到大家的尊敬。但是在国外老(old)在西方国家代表不中用,落后,尤其是女士,最忌讳别人谈论自己的年龄。
  红色是中国人崇尚的颜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 ”;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女子盛妆为“红妆”,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
  西方则不然,在西方文化中,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的词,有以下几个意思:
  1. 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revenge (血腥复仇)。
  2. 象征激进、暴力,如:a 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red activities (左派激进活动)。
  3. 象征危险、紧张,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a red flag (危险信号旗)。
  4. 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 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
  三、营造情境,强化训练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用英语上课,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一些寓教于乐的形式,如对话、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学习和操练的环境。英语中有很多成语、谚语包含许多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有选择地传授给学生。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词汇量,扩展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此外,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听录音,多看课本录像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电影、表演,多读英文报纸,多听广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接触外国文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同形式的实践中真正得到提高、升华。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需求,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培养对外交流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安玲玲.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英语广场,2013.
  [2]王小珍.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策略[J].新校课程,2014(2)
  [3]李启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的培养分析 [J].学子,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