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体育课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 吴永慧

【机构】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正文】  现在的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给我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感式教学,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和谐融洽的基础教育,学生可接受性很强,教育效果良好,所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例如上课开始,老师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列前面,课堂上教师亲切而耐心、细致的讲解,轻松、协调、准确优美的示范,积极热情的保护与帮助,风趣、幽默的语言都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在教师良好情绪的感染下,便会产生一种亲切信任感,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会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下,很多学生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离开课堂,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就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几千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让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体育知识与技能,设计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性”身体练习,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学生就会享受到努力后的成功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动力定型为对体育的兴趣,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也要允许他们在实践中走有价值的弯路,亲身体验在寻求过程中的失败和成功,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最终找到答案,锻炼身体。例如:在克服“前滚翻”中的团身不紧,老师可以利用球体滚动的事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做到低头,含胸.抱紧双腿.滚动自然,以便更好地完成整套动作,通过这样的练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的能力,诱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享受到探索知识成功的愉快,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语言沟通比较困难,再加上气候因素.这都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如果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两头翘”的现象,即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和负担,这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就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在教学法中尝试了“分层”教学方法。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体能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完成达标优秀的任务,对于中等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动作要领提高成绩,争取达到优秀标准,而对于低层次学生来说,他们在一起练习的差距不大,这样就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了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努力达到“及格”标准,并力争“良好”。这样通过分层式教学,把高.中.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对“吃不了”的学生降低了要求,对“吃不饱”的饿学生提高练习要求,朝着各自的目标努力拼搏,使每位学生却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运用竞争激励式教学法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体育课上可以根据青少年具有“好胜心强”“好表现”.“不服输”.“勇于进取”等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营造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短跑教学中,采用男女让距离追逐跑练习,强烈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疾跑意识,学生由被动练习变为主动练习,变厌学为乐学,从而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使学生的跑速有了大幅的提高。竞赛法在教学中有它积极的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表现为: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2.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作风教育,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4.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消极作用表现为:1.调控容易扰乱正常的教学节奏,2.分组不当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3.频繁运用容易激发学生之间的矛盾。所以,运用竞赛法时应体现鼓励进步,团结互助的原则,把竞争变成激励学生进取的手段,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以增强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逐步重视体育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