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 苏文萍
【机构】 陕西省彬州市义门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的追求。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这个问题是所有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就得抓好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班级班规的执行是班级管理的保证;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相结合,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
【关键词】 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学生;班主任;教师
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这个问题是所有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下面我就班级管理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要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就得抓好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扶持好优生。优生在班上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他们就象行进队伍中的一面旗帜所有的队员都看着他前进。于是对优生要多加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将更多的优点展现出来,将不足加以完上,即在班上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这样班上的正气才足、班风才正。当然对优生也不能一味的宠着,对他们也要赏罚分明。当他们违反纪律时一定要按班纪班规严惩。比如,当一个优生和一个差生同时犯相同的错误时,班主任不能只处罚差生而对优生犯的错视而不见。在此种情形下应对优生和差生给予同样的批评和教育,甚至对优生还要较差生更严格些。这样便于以后对差生更利于管理。
其次要厚爱中差生。一个班的优生毕竟是少数,而中差生则占多数,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情况还得靠中差生。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可亲。在这一点上与班级的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达成共识、一起努力。
当然,要关爱中差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性格等方面;对于少数特殊学生要作详细了解,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特困学生等。这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比优生更强,他们比优生更需要爱,更渴望得到爱。因此对待这些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指责和打击。让他们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声中重新找回自信。人自信了,精力充沛了,听课的注意力当然就集中了,学习的时间多了,犯事的时间没了;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良好的习惯已慢慢养成;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活跃了,学风好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轻松多了。作为中差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就是认为老师都偏心眼,认为老师眼里只有优生。所以我们应该更关心他们,比如当他们问问题时老师要耐心仔细的讲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当他们违反纪律时,对他们的处罚一定要与优生一致,甚至比优生更轻些,让他们感到他们与优生是一样的,既老师做到一碗水端平。当差生生病了,班主任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到宿舍去看望他们
其实差生也有差生的可爱,他们不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斤斤计较,不会因多干了点劳动而喋喋不休;他们也有他们的优点,劳动课上的脏活累活大部份是他们做,运动场上奋力拼博的大多也是他们,他们中大部分都很有爱心也很讲义气。因此只要我们用我们全部的爱心和耐心去关爱他们,相信我们的差生将会越来越少,班级管理也会轻松很多。
二、班级班规的执行是班级管理的保证
一个有序的班级,必须拥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就会导致班风散漫、班纪松弛、班级管理失控,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意味着班级管理的失败。因此,在一个新班组成时,第一必须要做的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秩序纳入规范管理。“严”字当头,创造一个有序空间。
有令则行,违令则就。一个班规既以规定,就要遵守。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如优生和差生同时违纪时,二者应平等对待,甚至优生的惩罚可以更重些。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会使班级制度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在班级制度定出来后,为了让学生认真执行,我自己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比如,我要求学生上操别迟到,我自己每天按时出操,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你的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榜样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其次,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班干部必须要做严守班规班纪的模范。班干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仅是老师的帮手、学生的领袖,他们还是学生的日常行为榜样。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班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还要引导好班干部。因此首先在班规中,我也体现了对班干部工作的鼓励,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如果班委违纪将会受到双倍处罚。(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4页)
三、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相结合,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
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许多班主任往往容易忽略了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班级管理工作裹足不前,效能低下,甚至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教师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对学生的要求和目标不统一,有时让学生也很为难。其实,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是育人群体,他们配合得好坏,对于带好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一群体不仅影响着学生心灵的塑造、情操的陶冶,而且直接关系着班级班风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班主任不可能随时跟踪所有学生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的活动,只有联合所有科任教师,群策群力,才能充分了解全体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动向。因此,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风建设、班级综合成绩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班主任不应该狭义地去理解科任教师的作用,而应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四、培养良好的学风
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之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好的学风,促使学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风气,以保证他们全面发展,仍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给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的潜移默化的转移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喊破喉咙不如做出样子。”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际上师生的表率作用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创设了环境。
其次、严抓学生“课后自学关”,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学风。
课内学风和课外学风并重,才会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班主任在课余的角色应是督学者和励学者。督即排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励即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主要从几方面来完成:首先让学生科学分配课余时间,弥补弱势学科,防止知识遗忘和学习思维的时常间断,维护平和的学习环境。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关注发展,对学生停滞不前的学科从“理”上疏导,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从“情”上及时激励,使其良性发展。我每个月找班上学生轮流谈一次心,及时掌握学生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理,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及相应的落实措施,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思维和学习激情,从而培养起学生自觉学习的风气。
再次、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好家长微信群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学生;班主任;教师
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这个问题是所有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下面我就班级管理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要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就得抓好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扶持好优生。优生在班上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他们就象行进队伍中的一面旗帜所有的队员都看着他前进。于是对优生要多加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将更多的优点展现出来,将不足加以完上,即在班上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这样班上的正气才足、班风才正。当然对优生也不能一味的宠着,对他们也要赏罚分明。当他们违反纪律时一定要按班纪班规严惩。比如,当一个优生和一个差生同时犯相同的错误时,班主任不能只处罚差生而对优生犯的错视而不见。在此种情形下应对优生和差生给予同样的批评和教育,甚至对优生还要较差生更严格些。这样便于以后对差生更利于管理。
其次要厚爱中差生。一个班的优生毕竟是少数,而中差生则占多数,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情况还得靠中差生。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可亲。在这一点上与班级的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达成共识、一起努力。
当然,要关爱中差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性格等方面;对于少数特殊学生要作详细了解,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特困学生等。这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比优生更强,他们比优生更需要爱,更渴望得到爱。因此对待这些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指责和打击。让他们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声中重新找回自信。人自信了,精力充沛了,听课的注意力当然就集中了,学习的时间多了,犯事的时间没了;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良好的习惯已慢慢养成;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活跃了,学风好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轻松多了。作为中差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就是认为老师都偏心眼,认为老师眼里只有优生。所以我们应该更关心他们,比如当他们问问题时老师要耐心仔细的讲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当他们违反纪律时,对他们的处罚一定要与优生一致,甚至比优生更轻些,让他们感到他们与优生是一样的,既老师做到一碗水端平。当差生生病了,班主任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到宿舍去看望他们
其实差生也有差生的可爱,他们不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斤斤计较,不会因多干了点劳动而喋喋不休;他们也有他们的优点,劳动课上的脏活累活大部份是他们做,运动场上奋力拼博的大多也是他们,他们中大部分都很有爱心也很讲义气。因此只要我们用我们全部的爱心和耐心去关爱他们,相信我们的差生将会越来越少,班级管理也会轻松很多。
二、班级班规的执行是班级管理的保证
一个有序的班级,必须拥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就会导致班风散漫、班纪松弛、班级管理失控,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意味着班级管理的失败。因此,在一个新班组成时,第一必须要做的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秩序纳入规范管理。“严”字当头,创造一个有序空间。
有令则行,违令则就。一个班规既以规定,就要遵守。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如优生和差生同时违纪时,二者应平等对待,甚至优生的惩罚可以更重些。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会使班级制度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在班级制度定出来后,为了让学生认真执行,我自己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比如,我要求学生上操别迟到,我自己每天按时出操,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你的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榜样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其次,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班干部必须要做严守班规班纪的模范。班干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仅是老师的帮手、学生的领袖,他们还是学生的日常行为榜样。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班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还要引导好班干部。因此首先在班规中,我也体现了对班干部工作的鼓励,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如果班委违纪将会受到双倍处罚。(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4页)
三、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相结合,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
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许多班主任往往容易忽略了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班级管理工作裹足不前,效能低下,甚至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教师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对学生的要求和目标不统一,有时让学生也很为难。其实,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是育人群体,他们配合得好坏,对于带好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一群体不仅影响着学生心灵的塑造、情操的陶冶,而且直接关系着班级班风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班主任不可能随时跟踪所有学生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的活动,只有联合所有科任教师,群策群力,才能充分了解全体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动向。因此,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风建设、班级综合成绩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班主任不应该狭义地去理解科任教师的作用,而应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四、培养良好的学风
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之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好的学风,促使学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风气,以保证他们全面发展,仍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给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的潜移默化的转移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喊破喉咙不如做出样子。”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际上师生的表率作用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创设了环境。
其次、严抓学生“课后自学关”,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学风。
课内学风和课外学风并重,才会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班主任在课余的角色应是督学者和励学者。督即排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励即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主要从几方面来完成:首先让学生科学分配课余时间,弥补弱势学科,防止知识遗忘和学习思维的时常间断,维护平和的学习环境。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关注发展,对学生停滞不前的学科从“理”上疏导,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从“情”上及时激励,使其良性发展。我每个月找班上学生轮流谈一次心,及时掌握学生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理,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及相应的落实措施,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思维和学习激情,从而培养起学生自觉学习的风气。
再次、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好家长微信群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