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作者】 王 花

【机构】 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内容生活化,使之和学生当前的心理、生理特征相符合,以便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创新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不断实践和探索的。
  【关键词】 课堂教学;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是由人类实际生活中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工具。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处处会涉及到数学的应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实际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大事小情无不要运用到数学,比如网上购物、超市买菜、计算薪酬待遇等等,都涉及到数学的使用。所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布置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教学场景,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边学知识,边从中汲取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不断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问题,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谈几点实践体会,谨供大家参考。
  一、联系实际,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生活理念于教学方法中,让教学情境化、生活化,学生学习数学简单易懂,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要做到教学方式生活化,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方面,抓取生活现象做教学素材;第二方面,提取生活实例讲解数学原理;第三方面,延伸生活范围理解数学概念。在抓取生活现象做教学素材方面,就是把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调查统计本班学生爱看的书籍,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理解了统计的概念,达到学以致用。切身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认识到学好数学重要性。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创建生活化教学环境就是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为教师提供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要达到好的效果,改善教学环境很关键,使教学课堂氛围生活化,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是达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要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教师可合理调整课后作业的结构内容,如布置学生搜集生活案例做材料,认识分数、混合运算、几何知识等,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另一方面,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就是指要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如家人朋友或者伙伴,营造更加和谐轻松地学习氛围。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把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要巧妙地设计更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对能否达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很重要。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形成形象的生活化问题,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融入学生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如学习“千克、克、毫克”时,就可举例零食、纯净水、沙子、体重、等物品重量,让学生动手观察测量,并学会使用计量工具,几个单位之间如何换算等。生活化教学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在动手操作中运用数学。
  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要把小学数学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和引导。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笔者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并计算操场边的垂柳树的树高。垂柳树很高,多数同学摇头表示想不出测量的办法。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树去量。这虽是个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笔者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地竖立在操场上。这时阳光灿烂,学生们也发现竹竿的影子,并量得竹竿影子长1米。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从竹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这时学生争先恐后说:“树高也是它影子的2倍!”笔者及时补充:“应该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测量出树的影长,算出树高。接着笔者又说:“你们能用比例的知识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么?”学生们自然明确了: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将数学作为一种生活智慧,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勤记录、多反思的学习习惯,将数学理念真正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之处,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探究和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会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继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教研版,2011.11
  [2]王云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新周刊,2012.12
  [3]张军.从生活入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教育科学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