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质

【作者】 余小珍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也需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但是在高考的影响下,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在大多数学校,学生美术基础相当低,加上课业负担较重,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就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习美术知识,培养美术人才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而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质则成为了美术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素质教育;美术教学;素质;提高

  为了适应21世纪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目前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相对忽视学生美术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就是培养其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感、能力与素养,树立对美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这是当前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乐学,主动地学,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l、选择适合学生层次的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所选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一些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中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2、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日常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形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例如:服装的色彩搭配、贺卡的制作、居室环境的布置等等都应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3、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应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影视、范画,甚至游戏、故事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想像能力。如教学《走近经典——蒙娜丽莎》、《贺卡的制作》、《中国结艺》等,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外,还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灿烂文化的情怀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时代文化背景中认识美术
  为了让学生在时代文化的情景中认识美术,教师应以美术作品为切入点,以画家的经历故事为内容进行精神教育。因为所有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作品必然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画家大都有其不同凡响的经历,许多画家的生平都折射出非常灿烂的人性光芒。他们都表现出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这一切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内容。如徐悲鸿是中外闻名的绘画大师,他的《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作品形式多样,展示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要想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就必须把作品放到时代文化的背景中去认识美术。
  三、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我总是要求学生要深入生活,有意识培养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观察的习惯,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创造力的环节,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好处。
  四、正确评价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尽量体现多维性,以便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我总是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研、探讨,搞活农村美术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总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以重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多一点奉献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把美的情感渗透给学生,逐渐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美术概论》编者:王宏建 袁宝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月07 月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