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作者】 曲丽平

【机构】 西藏昌都市察雅县中学



【正文】  【摘 要】 相似三角形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需要构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努力,提高实践能力,满足素质教学的需求。笔者针对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以下分析,以期提高中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相似三角形;生活;运用

  中学数学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同样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而相似三角形内容与高中阶段学习的函数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若是中学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基础,将会为高中数学学习增加难度。此外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也是历届中考中的主要考核点,在中考中占有较多的分数比重,需要相关教师与学习加以重视。
  1、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知识教育理念下,大部分中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课程进步、提高学生分数,选择灌输式的理论教育,学生虽然把数学公式和定理背诵的滚瓜烂熟,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运用在生活中,出现学生自身知识大于技能的情况。同时,长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逐渐失去了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对此,相关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做好前提准备。
  2、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需要中学生认知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及性质,可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其次,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相似三角形问题分析与解决,以此提高中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最后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热情与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如:金字塔是我国四大文明古国埃及的标志性建筑,据说金字塔的建造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共用十万人,可见其工程之浩大,但是金字塔到底有多高呢?穆罕穆德拉是埃及著名考古学家,有一天他带着十四岁的儿子来到了金字塔脚下,让他的儿子用一根长度为两米的木杆和一把皮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结果年仅十四岁的小穆罕穆德真的测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你们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出金字塔高度的吗?
  此时学生们一定会对这一问题表现出兴趣,并在大脑中思考运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然后教师将问题情境与相似三角形学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问题: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它的影长之间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由。如图:BC、EF分别是竖立在地面上的旗杆AC和木棒DF的影子。








  (1)在△ABC和△DEF中,∠C与∠F?有何关系?为什么?
  生:∠C=∠F,因为AC,DF都垂直地面,故?∠C=∠F=90度.
  (2)△ABC和△DEF相似吗?为什么?
  生:相似.因为AB平行DE,所以∠ABC=∠DEF,又因为∠C=∠F,所以△ABC∽△DEF.
  (3)根据△ABC∽△DEF,你能确定AC、BC分别与DF、EF之间的关系吗??生:可以确定.因为△ABC∽△DEF,所以AC/DF=BC/EF。
  (4)假如测得DF=2米,EF=1.2米,BC=6米,那么,旗杆AC的高度是多少??生:由(3)得AC=BC*DF/EF=6*2/1.2=10米。
  由上述中学习到的知识,学生们知道小穆罕穆德是利用什么方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了吗?
  此时的学生们恍然大悟,都纷纷举手,争抢着想要表达自己的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将生活引导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将课堂学习中的实际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拓展应用
  为了提高中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应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如:教师提出“除了金字塔高度的测量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答?。”建立问题探讨小组,让明确小组成员与分工,鼓励小组成员积极探讨,发挥想象力,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人的身高除了直接测量之外,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测量?人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之间的关系,寻找其中的相似角,得出高度值。
  5、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知识的运用弹性很大,与生活联系紧密,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需要注重技巧。相似三角形作为中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注重该部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不同学生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出现个体差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加以了解,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制定分层教学模式。一般的学生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就可以,而对好学生,则可以增加课外拓展来加深,让好学生多练习综合性的题目,开发学生的思路。
  相似三角形是中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注重该部分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每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具体的体现,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化教学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相似三角形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可以加深中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与内化,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中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上海和台湾中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比较研究[D].高璐.上海师范大学2014
  [2]三个版本中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比较研究[D].陈颖.南京师范大学2014
  [3]数学史融入相似三角形教学研究[D].权少妮.四川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