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

【作者】 乌云毕力克

【机构】 和硕县图书馆



【正文】  【摘 要】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老年读者的基数也因此变得空前庞大,已经成为图书馆一支不容忽视的读者队伍。有鉴于此,做好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是对图书馆也是对社会负责人的表现。公共图书馆,具体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用心了解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跟心理,服务于老年读者,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

  老年读者目前已经是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中国,老年群体的和谐是必不可少因素。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老年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公共图书馆成为老年读者的精神家园。做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也是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的体现。
  一、 分析老年读者的类型
  (一) 休闲型
  因图书馆良好的采光条件以及安静舒适的环境,符合老年群体喜静不喜动的特点,而且图书馆藏书众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至国际新闻,近至生活琐事,足不出馆便能领略其中的精彩。在笔者的观察中,这一类型的老年读者阅读取向多为报刊杂志,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以调剂生活为主要目的,并不求在阅读过程中取得什么样突出的成就。
  (二) 学习型
  区别于休闲型读者,学习型读者来图书馆读书比较有目的性。据笔者观察,他们多自即将离开岗位或者已经离开岗位的群体,其中包括各种技术人员、教师以及公务人员等。他们有常年学习的习惯,善于不断接受新知识,以此加强自身,在专业上开拓新的领域。还有一些老年读者专注于学术研究,来图书馆的目的是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这一类多为大学教授,他们将研究视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乐趣。
  (三) 应用型
  跟前两者又有不同,应用型的读者来图书馆阅读的目的更加直接,他们希望在图书馆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比如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难题;解决生活中烦心的琐事;解决感情上难以诉说的悲喜。当然还有出于想要对爱好的事物加深了解而来的,比如喜欢钓鱼的老年人会常来看一些讲钓鱼技巧的书,喜欢盆栽的会找植物学方面的书来观看,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是他们的特点。
  二、 分析老年读者的心理
  (一) 习惯性
  很多老年人从年轻的时候便有读书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一直维持到现在。有些则比较关心时事,对于当下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相当强的好奇心。图书馆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同时,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中时间越长,越容易将图书馆的阅读也当成一种习惯,甚至有的老年读者来图书馆读书有着精确的时间规划,这些都体现了老年读者的习惯性心理。
  (二) 渴望得到关怀
  在老年读者群体中,有不少属于空巢老人的定义范围,他们来图书馆更多是为了离开空荡荡的房子,来图书馆寻求关怀,这就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发挥出足够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老年读者产生亲切感,这也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三) 对社交的渴求
  有一部分老年读者虽然儿女能够给与足够的关怀,但是仍然有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他们渴求结识更多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与他们结成新的群体。公立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有责任跟义务帮助老年人创建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平台,成为他们同社会关系的桥梁。
  三、 如何做好对老年读者的服务
  (一) 明确责任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社会责任,图书馆作为公益机构应该有主动承担的觉悟。真心诚意的关爱老年人,为老年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包括我馆在内的很多图书馆都实施了对老年人免费借阅的策略,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对于图书资料的阅读需求,受到了广大老年读者的一致好评。在关爱老年人的同时,图书馆也为自身加强了社会影响力。
  (二) 落实行动
  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需要落实到日常的方方面面。例如,为需要记录的老年读者提供纸张跟笔;为视力障碍的老人提供老花镜;为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提供舒适的座椅。还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归类老年人比较喜欢的书籍,为他们设置专架;对于休闲型读者,可以针对性的提供他们喜欢的书籍;对于学习型读者,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详尽的资料;而对于应用型读者,就要有足够的耐心,为他们解答各种疑惑。配合法定节日,为老年人开班书法绘画等专题讲座,或定期举办小范围的竞赛同样是可取的方法,这些举措有助于丰富老年读者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在细微处感受到图书馆的真心关怀。
  (三) 寻求合作
  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各种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可以向这些组织提出倡议,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为老年人营造舒适的文化环境。比如在社区组织各种文化活动,由图书馆提供相关资料文献,老年活动中心负责组织操作,各自发挥长处,让老年读者不仅在图书馆内,在社区同样能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结语
  认清我国基本国情,顺应发展老年事业的大趋势,是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到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中去,利用多种形式为老年读者提供服务,这是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举措,也是图书馆业务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同时,要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重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并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郑青芳.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创新[J].兰台世界,2017(03).
  [2]林晓明.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新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5).
  [3]陆秀珍.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阅读推广服务措施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