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 杨言霞

【机构】 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其成为一门较难学的课程,形成了地理课培养学习兴趣的困难点。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和抓住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 地理;兴趣;学习方式;电教手段

  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其成为一门较难学的课程,形成了地理课培养学习兴趣的困难点。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和抓住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突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
  1、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兴趣材料
  2、对材料进行趣味性加工
  3、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相关信息。如乡土地理、周围生活、各地风俗、国际国内大事、当前热点、新的科技成果、文艺读物、科普读物、地理奇闻趣闻、正在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注意材料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如,学习撒哈喇的气候特点时,可选择引用:当地建筑特点(屋顶),服装特点,游牧人生活特点等。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展示地理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若教师讲课时有气无力,听起来枯燥无味,即使学生很感兴趣的课程,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教学进度有高度的计划性,讲、写、演示,井井有条。授课语言通俗、生动,
  三、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1、直观的手段
  如学习某地地理事物的分布,预先制作一些符合图例的卡片,学一样,让学生上板图或空白挂图贴(挂)一样,最后还要比谁用时最少。如地下水:制作模型,演示其流动过程;板图、板画的使用:学一处,画一处,学完即画完,我是很少用挂图的。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渗透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调动学生多种器官进行学习
  3、活动方式的变换
  充分利用好地图,课本插图,地理挂图组织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广,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地理知识的记。
  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渗透于课堂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渗透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4、指导有趣的记忆方法
  如字头串联、谐音、歌诀,很多都可以自编,还要启发学生自编、交流。
  四、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等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接着课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 ,年复一年的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学生能见其形,如临其境,这样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例如:讲《海陆变迁》时,教师将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软盘装上计算机,模拟两亿年前到现在的大陆漂移学说过程,再如,讲《中东》时,利用课件展现由新华音像中心出版发行的《今日世界系列之八——中东》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让学生从课件中感受中东成为今日焦点的因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促进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促进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因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