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多媒体与高中美术教学的优势互补

【作者】 徐振青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正文】  【摘 要】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美术;思想;创新能力;美术鉴赏;多媒体技术

  高中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有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很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整合和应用,具有高效率、大容量、良好视听效果、快捷开放的信息资源和互动的教学功能等特点,有利于美术鉴赏课质量的提高。美术鉴赏模块包含有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 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 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这些目标、功能的实现,包括评价和管理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去完善。而美术作品的介绍以及美术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因而,在课堂欣赏教学中,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很大,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小;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而现代教学媒体在美术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使美术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进具有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整合,才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里完成美术欣赏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我在今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结合美术课的规律和特点,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在高中美术欣赏的课堂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具有传统不可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各种媒体信息与计算机集成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直观、生动地把各种图、文、声、像及信息展示在同学们眼前,从而增大教学容量,极大地满足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的体会,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和质量。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学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
  2、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创造理想的视觉环境。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受到美术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作品画面精美逼真,可以展示全图,又能作局部放大欣赏。例如,在欣赏张萱的作品《捣练图》时,小女孩钻到绢的下面向上翻看的顽皮可爱和稚气从教材上很难看清楚,而通过多媒体手段局部放大,就能清楚地观赏到,从而帮助学生理想认识到作者的画风及其所放映的生活情趣。
  3、多媒体能将音乐融入到美术的欣赏之中。
  在鉴赏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时,由于一些学生对抽象艺术本身就有抵触心理,认为这类作品是故弄玄虚,舞文弄墨,不知所以然,也不愿去深究。其实只要我们细致分析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其值得借鉴的东西很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作品, 今后能自己解读抽象艺术作品, 培养艺术思维方式, 我让学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 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舒曼的《梦幻曲》、中国民间经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梁祝》等。这些乐曲或让人抒情、欢心, 或让人兴奋、感慨, 或让人伤感、烦躁。它们虽然没有视觉形象, 但能通过旋律、节奏表现人的情绪, 抒发各种感情, 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美术作品 也 同 样 可 以 用 特 有 的 艺 术 语言——点、线、面、形体、色彩等基本—元素来表达思想感情。我要求学生从所有欣赏的音乐中选一首感受最深刻的,然后用抽象的绘画手法来表现音乐中的情绪。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生感觉既痛快又有趣。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互相观摩, 并去猜测和感受其它同学的画所表现的情绪和感情, 结果百分之八十的画面效果与表现的情绪都吻合。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欣赏教学更富于交流性、研究性、联想性。让学生在对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进行创造性的欣赏。这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抽象绘画的理解,还让学生进行了抽象艺术的体验和实践,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探究式、体验式、交互式的学习方式,用传统的手段教学是很难完成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并要求强化自主教学与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综合知识与能力。现代的高中生自身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陆丽娟;美术教育中多媒体运用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胡洁微;;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