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策略研究

【作者】 万玛才让

【机构】 青海省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保证其他科目的学习顺利进行。随着教学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高中语文教学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作文作为高中语文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仍处于一定的困境。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讲作文教学困境作出分析并且根据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有效帮助学生以更加敏锐的视角和情思去观察和感悟生活,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才会在不知不觉间有所提高。但是如今语文教学的困境仍然不容忽视,需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实际的作文教学却过于追求分数以更好地服务高考,所以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固定、作文模式千篇一律,服务高考的教学难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舍本求末”的教学态度,也将高中语文教学带入尴尬的境地,一边是高考的高分需求,一方面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夹在中间的学生便选择僵化的方式,投入到作文学习之中。
  1.教师缺乏创新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僵化了作文教学。例如,一篇作文布置之后,有的教师就开始滴水不漏地讲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如何开头和结尾;更有甚者,还意犹未尽地找好的范文出来念。这种作文前的“轰炸”式点拨,极易造成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定式,难以进行自我思维能力的开发。在教师“全副武装”的点拨下,全班学生的作文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缺乏学生自我的创意与个性。这种形态下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与当前的新课改理念相违背。
  2.重形式、轻内容的色彩浓重。
  重视形式的创新、忽视作文内容的充实性,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大特色。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诸多教师强调作文结构的布置、问题技巧的运用。例如,为使作文结构新颖,采用题记式、日记式等;而在文体亮点的塑造上,有戏剧、小说、小品等。其实,这些都带有浓重的“舍本求末”色彩,不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以为新颖,蜂拥而至地采用上述文体,反而造成作文结构、文体缺乏新颖性,且文体形式学生难以驾驭,采用套用文本的方法,无益于学生写作的自我创新,反而束缚了学生写作的自我发挥。对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比学生“捡现成”的效果来得更直接,也更加有助于高中生大胆的创新写作。
  3.重语言华美、轻创造性思维。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强调华美辞藻的使用,于是搜索优秀作文中的优美语句组织学生背诵,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在词句组织、语言修饰等方面,过多地依赖现成的东西,不愿主动积极地创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满文都是华丽的辞藻,而文章结构混乱不堪,立意不明确,造成作文跑题的问题十分严重。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1.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
  高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目标时有时依据“作文”的性质,有时又依“写作”的性质,尽管二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仍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拼合”之感,模糊得使人难以把握。二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到底是培养学生写作的技巧、写作的能力还是仅仅就是“育人”?虽然这二者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须弄清孰先孰后,孰“显”孰“隐”。
  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的是“作文教学”,而不是“写作教学”,因为语文教育并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作文仅是一种写作练习,它既不同于应用写作,也不同于文学创作,因而要培养的首先是学生的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而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极力“净化”学生思想,不仅会导致虚假文风盛行,还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失去创新能力,这将是作文教学的莫大悲哀。
  2.作文中“教”与“学”的颠倒
  作文是一种操作活动,作文教学是以作文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与一般知识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能力是不能仅靠教师讲会的,重要的是要多实践,因而作文教学应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以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为主,而不应以教师讲授为主,更不应完全以教师个人的喜好为尺度。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话语霸权”现象就是教与学主次颠倒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理性知识讲解过多、过深,让学生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了作文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恰当地运用话语指令和规则,对学生话语权利进行限制、束缚和剥夺,教师常常以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的话语指令,简化了学生自主思维与情感体验过程,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养成了学生顺应与盲从心态,使作文训练成了纯粹的技巧训练,完全抛弃了“育人”的宗旨,使学生成了面目不清、思维情感雷同、毫无个性差异与创造力的“克隆人”。事实上,作文教学更应该体现“教”为“学”服务、“教”辅助“学”的思想。
  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不良学风和文风的影响,写作文说假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为了得高分,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愿用自己的语言,作文中充斥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成人化的语言,唯独丧失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总之,以上所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学习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有些观点只是本人在语文作文思想之株上萌发的粒粒新芽。面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实,出台的新课标像一盏照明灯,给当前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新生的光辉将闪耀在平常的作文课堂,照亮师生欢乐的笑脸。我坚信:高中作文教学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我更期待作文教学的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丁小琴.浅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2).
  [2]郑桂华.“作文构思指导”教学实录[J].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3).
  [3]徐西海.浅谈如何走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