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初中美术的体验性学习

【作者】 张建红

【机构】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在课程内容中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体验性学习的主客体交融性、实践性、及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值得大家关注探讨。正确理解教材,把握体验性学习主客体的交融性正确理解教材,把握体验性学习主客体的交融性,教材内容的灵活性,使学习主体的体验更丰富。在多姿多彩的体验性学习中,反映和实现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让体验性学习愉悦起来。
  【关键词】 体验性学习;交融性;实践性;灵活性

  我们从学习《中小学美术新课标》知道,按照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领域。
  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领域,突出学生表现的自由性,创造的大胆性,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领域则倾向于如何将所学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探索”则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来体验学习,养成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起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体验、探索都在学习过程与方式中。
  在美术教材中,体验性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生活用品、环境艺术、雕塑、校园规划、艺术欣赏、椅子设计”等等,是对造型、色彩、材质、特性、合作学习的体验。在课程内容中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体验性学习的主客体交融性、实践性、及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值得大家关注探讨。
  一、正确理解教材,把握体验性学习主客体的交融性
  作为载体的教材本身是静止的,但所传递的信息却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并且调动我们以各种方式去体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学习的主客体之间就有一个沟通的问题,是深是浅、是顺畅还是艰涩,就是我们学习的体验性特征。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这种沟通更有效、更高效。让教材的信息承载充分有用,而不是封闭教材。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验性学习中得以实证。体验越深厚,所得越丰厚。
  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交流、总结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把握体验性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丰富培养。
  二、实践性是体验性学习的重要特征
  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乐趣才长久不衰。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乃至意识,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通过绘画实践,体验技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通过造型的实践,体验物体的三维关系的表现;通过欣赏评述实践,体验审美情感活动转换成文字表述、口语表述的过程及变化。总之在实践中学习的体验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加实在。学习主体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教材内容的灵活性,使学习主体的体验更丰富
  如前所述,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视觉体验、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体验、思维活动体验、情感审美体验;对媒材特性、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对活动参与体验;创造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等等。
  四、在体验性学习过程中反映教与学的愉悦性
  在各种现代教学理论研究中,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兴趣的巩固与提升离不开实践,学习的体验性特征再一次被突显出来。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品德、意志、能力、情商才会有活水滋养。
  科学实验也已证明,体验学习美术能使人的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在美术学习中认真系统地体验学习过程的学生,观察能力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现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形体的塑造,色彩的分辨能力明显较强。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根据《课标》对学习内容的划分,各部分的体验性特征稍有变化:“欣赏·评述”是心理及精神层面的体验,“造型·表现”是把知识外化为作业的体验,“设计·应用”是知识与社会生活的体验,“综合·探索”是把所学再作整合能力的体验。
  多年来,我一直对初中美术教学中体验性的特征留心强化。在学习实践中,有意引导学生留心体验,及时总结体验性学习所带来的收获。使学生学习体验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无不是在教与学中师生共同体验着美的愉悦。
  以上种种,都在教材中既整合为一体,又分而化之。所以教材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教与学中把握教材内容的正确性,表现教材内容的灵活性,激发学习主体体验学习的多样能动性,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结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体验性学习方式,其实适用于《中小学美术新课标》所划分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这四个领域,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为基本,有侧重,有统一,在多姿多彩的体验性学习中,反映和实现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让体验性学习愉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