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

【作者】 彭淑丹

【机构】 新疆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微课为语文教学创设更多学习视窗,教师在微课设计、执行、评价等方面做出创造性实践,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情境,成功启动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势必能够形成良好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快速成长。学生对微课有特殊敏感性,只有提升微课设计品质,才能提升微课助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微课;实践运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契机。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展开针对性教学操作,具有重要教学优势,能够有效调动师生互动思维。微课是课堂教学中的“轻骑兵”。因为短小,其应用更为灵活;因为直观,其调度更为高效。教师在具体设计操作时,需要掌握切入时机,规划操作脉络,助力课堂训练,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适时切入,创设教学情境
  微课知识点集中、用时较短、互动性强,教师不仅要科学设计微课内容,还要抓住投放时机,这样才能提升微课应用品质。课堂导入阶段、重点难点突破阶段、课堂训练阶段,都属于微课投放重要时机,教师要给出针对性设计,切准学生思维脉络展开教学操作,自然能够形成重要学习契机。课堂导入阶段,学生学习思维还处于待机状态,教师要给出针对性发动,以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意识;重难点突破阶段,学生学习处于混沌状态,教师适时投放微课,可以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思路;课堂训练阶段,学生学习认知亟待巩固,教师给出微课操作,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认知构建。
  微课投放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铺垫,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的促学作用。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红楼梦》有阅读基础,但对人物性格鉴赏缺少主动意识,更缺少操作方法。教师在教学起始阶段,为学生投放一段微课视频,为学生介绍小说人物性格鉴赏技巧和方法。学生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展开讨论,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学习交流。教师让学生归结人物鉴赏方法,学生给出个性理解:人物鉴赏可以先给出关键词,然后联系文本内容进行特点分析,最后要注意关联文本主旨和情感展开进一步探讨,以提升人物形象丰满度。教师为学生设计人物鉴赏微课视频,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从学生认知结果能够体察到,教师微课视频投放机会把握是准确的。
  二、理清脉络,形成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有比较清楚的操作程序,教师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推进时,需要作出整体规划。微课是教学关键节点的关键手段,具有明确的教学针对性,是对个性问题展开的个性对策,其目的性极为明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环节展开整合设计,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协调和观照,发挥重要调度作用。一节语文课中可以投放多个微课内容,教师要合理安排微课出场顺序,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辅助和支持。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一篇小说,主要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核心人物形象,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微课内容,主要是对小说细节描写展开的针对性学习。当课堂进入重点解读环节时,教师投放微课视频,让学生展开针对性学习体验。微课视频展示之后,教师给出点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细微动作、表情,或者是对周边的物件、环境的描写,往往可以为人物塑造提供丰富支持。教师让学生寻找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内容,并展开细致分析鉴赏。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快速行动起来,找到不少细节描写内容。在分析鉴赏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互动学习,课堂教学进入佳境。
  三、助力训练,提升教学效度
  课堂训练阶段投放微课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学习体验。微课是电子视频形式呈现的,具有立体感鲜活性,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学习信息,经历多种体验,还能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全面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传统语文训练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书面作业形式呈现,微课视频进入课堂之中,学生训练感知呈现多元化,对语文的学习认知也富有个性化,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成长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传颂千古的古诗名句,因为这句诗,也让蜀道成名。李白的《蜀道难》教学训练设计时,为丰富学生训练视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微课训练内容:古诗词诵读和我们常见的朗读不一样,而是一种近似演唱形式展现的。关于诵读,这里有一段微视频,大家认真观看后,要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诵读训练活动。教师展示微课视频,并给出提示:古诗词诵读属于吟唱,但没有固定的曲谱,声音高低急缓,取决诵读者的理解。学生纷纷给出个性展示,课堂诵读氛围逐渐建立。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最为直观的诵读训练,给出了方法指导,发动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操作,其学习效果显著。学生大多不知道古诗词诵读是如何设计的,教师利用微课进行针对性引导,学生有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其学习自然入轨。
  微课属于教师教学重要手段之一,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展开创新设计,还要注意投入时机的把握,以提升教学针对性。微课集中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解读,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学习解读机会,学生接受度更高。高中学生有一定学习认知基础,教师要展开教情学情调查,以提升微课制作品质,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助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林碧琴.试论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7(06).
  [2]陆晓斌.高中语文微课设计的内容选取的思考[J].语文知识,2018(06).
  [3]吕小莉.元知识点视角下高中语文微课程库的构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