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游戏式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 李 莹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红星小学
【正文】 【摘 要】 提起电脑游戏,教师和家长都是一致反对,但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适当设置一些“小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学得快乐。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小游戏;教学
电脑游戏是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产物,谈到游戏,许多家长与老师可能可能都会视其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认为游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
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游戏者自愿接受游戏的规则,并自发的按规则约束自我行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自愿接受游戏规则并愿意参与其中,伴有紧张,愉快的情感,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游戏就形成了。娱教技术是目前教育界提出的关于游戏如何与正统教育相结合这一问题新的解决途径,类似的概念有欧美日等国一般称为Edutainment Technology。娱教技术是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对“寓教于乐”思想进行发展与提升的结果,它吸收了“寓教于乐”思想,同时又注入了构建主义关于体验式学习的思想。
二、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知识繁多,不易于理解掌握。如果教师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用有趣的游戏导入课程的学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所学的内容。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这一节内容是复杂难记的。教师可事先设计制作模拟硬件拼装的Flash游戏,课堂上先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硬件知识内容,然后小组间进行硬件拼装Flash游戏的比赛,胜方可获得奖励,之后由学生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电脑外型。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功能多样、与众不同的电脑。虚拟的游戏环境的设置,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兴趣大增,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游戏练习,训练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时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消除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还能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例如,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对于指法练习,鼠标的操作练习,教师可以收集、设计一些益智性游戏软件,如打字测试、过关练习、拼图、考记忆力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回忆旧知识,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对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这些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把游戏存放的地址提供学生,学生只有正确找到文件夹才能进行游戏。
通过游戏竞赛,促进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赛意识。学生具有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例如,在教完一个知识点,学生也掌握了新知识点后,安排了一场“擂台赛”。挑选一位同学当擂主,然后其他的同学可以向他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失去信心,可设立不同等级擂主,类似游戏中的竞技场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该知识点牢牢地掌握下来。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或设计游戏软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游戏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以致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通过游戏,教师能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的使用要适当、适度,要有章可循,力求严谨。信息技术课是严肃的,在应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必须是严谨。游戏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入其中而忘却学习的任务,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适当,适度,要积极的监督游戏过程,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要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作出适时的调整,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课堂教学的严肃性。
重视游戏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整合。游戏教学法在实施时容易产生学生参与时兴趣高昂,游戏结束后,却不知道学了什么的情况,因此游戏教学法不益单独进行,最好与其它教学法整合实施。比如,与任务驱动法相整合,任务驱动法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学习后利于知识的总结;而游戏法可以巧妙地把“任务驱动”转换为兴趣浓厚的“自主游戏”,两者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达到最好效果。
注重对学生游戏观念,游戏控制力的教育。游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游戏组织教学活动。它不等同于游戏,它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游戏法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利用计算机游戏教学中的游戏操作来监测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程度、自控能力水平、加强对学生游戏控制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教育研究。
[2]马红亮。电子游戏的教育价值;来自美国的新观点[J]。开放教育研究。
[3]陈炎。电脑游戏对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4]张新,赵东岩。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小游戏;教学
电脑游戏是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产物,谈到游戏,许多家长与老师可能可能都会视其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认为游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
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游戏者自愿接受游戏的规则,并自发的按规则约束自我行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自愿接受游戏规则并愿意参与其中,伴有紧张,愉快的情感,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游戏就形成了。娱教技术是目前教育界提出的关于游戏如何与正统教育相结合这一问题新的解决途径,类似的概念有欧美日等国一般称为Edutainment Technology。娱教技术是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对“寓教于乐”思想进行发展与提升的结果,它吸收了“寓教于乐”思想,同时又注入了构建主义关于体验式学习的思想。
二、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知识繁多,不易于理解掌握。如果教师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用有趣的游戏导入课程的学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所学的内容。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这一节内容是复杂难记的。教师可事先设计制作模拟硬件拼装的Flash游戏,课堂上先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硬件知识内容,然后小组间进行硬件拼装Flash游戏的比赛,胜方可获得奖励,之后由学生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电脑外型。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功能多样、与众不同的电脑。虚拟的游戏环境的设置,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兴趣大增,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游戏练习,训练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时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消除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还能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例如,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对于指法练习,鼠标的操作练习,教师可以收集、设计一些益智性游戏软件,如打字测试、过关练习、拼图、考记忆力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回忆旧知识,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对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这些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把游戏存放的地址提供学生,学生只有正确找到文件夹才能进行游戏。
通过游戏竞赛,促进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赛意识。学生具有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例如,在教完一个知识点,学生也掌握了新知识点后,安排了一场“擂台赛”。挑选一位同学当擂主,然后其他的同学可以向他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失去信心,可设立不同等级擂主,类似游戏中的竞技场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该知识点牢牢地掌握下来。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或设计游戏软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游戏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以致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通过游戏,教师能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的使用要适当、适度,要有章可循,力求严谨。信息技术课是严肃的,在应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必须是严谨。游戏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入其中而忘却学习的任务,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适当,适度,要积极的监督游戏过程,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要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作出适时的调整,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课堂教学的严肃性。
重视游戏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整合。游戏教学法在实施时容易产生学生参与时兴趣高昂,游戏结束后,却不知道学了什么的情况,因此游戏教学法不益单独进行,最好与其它教学法整合实施。比如,与任务驱动法相整合,任务驱动法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学习后利于知识的总结;而游戏法可以巧妙地把“任务驱动”转换为兴趣浓厚的“自主游戏”,两者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达到最好效果。
注重对学生游戏观念,游戏控制力的教育。游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游戏组织教学活动。它不等同于游戏,它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游戏法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利用计算机游戏教学中的游戏操作来监测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程度、自控能力水平、加强对学生游戏控制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教育研究。
[2]马红亮。电子游戏的教育价值;来自美国的新观点[J]。开放教育研究。
[3]陈炎。电脑游戏对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4]张新,赵东岩。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