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张均晓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正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在教学中运用合作研究的模式,能够有效地优化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整体的英语素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新课程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它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但要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必须优质、高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为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避免教学模式成为一个空架子,首先需要从科学的学习小组分组环节开始设置,重视群体的协调性。进行小组分组,需要遵守一定的分组原则和方法,保障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在小组分组时需注重异质原则,即小组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包括性别、性格、英语知识水平、口语交流能力及领导组织才能等多个方面,这样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效果。但需注意的是,在不同小组之间需注重同质特征,以保障各个小组之间的英语知识水平处于均衡状态,实现较为公平的课堂学习竞争。其次,在小组分组过程中需注重规模的适宜性,基本上以4~6人为最佳分组人数,这样既能保证每个成员的组内表现机会,同时也能避免因为人数过多而带来的“浑水摸鱼”问题。同时,在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明确角色分工,将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自主协商选择,教师可从旁协调,以保证每位组员都能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合作学习单词
  在教单词前,教师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预习单词,预习单词时,每个学生必须写出与本课单词发音、拼写、意思、词性有关联的词。如学习tonight时,学生们写出了right,night,light,它们都包含有ight字母组合,且ight字母组合在这几个单词中的发音相同。如学习careful时,学生们能联系到它的副词形式carefully,加了后缀变为反义的careless及careless的副词形式carelessly。用这种方式学习单词可以将单词的音、形、义、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孤立记忆,容易遗忘这一后果;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都勇于展示自己的“贡献”,学习单词的热情较高。
  2、合作编故事
  学生二人一组,教师给出故事的第一句话后,如It was a snowy  day,接话后的同学立即将自己编的第二句话说出来,另一个同学则要用自己的一句话接住上一句话往下讲,要求句子快、短,两人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合作编故事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合作提高听力
  让学生听一段对话或短文录音后,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问题既包括用自己的话讲述所听材料大意,又包括对所听材料中某些具体情况的描述。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将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如“How to improve your study habits”是一篇长约五百字的短文,但是只用几个关键词便可将大意表现出来:plan,find,scan,make,regularly,attitude。此项合作训练又助于克服学生对听力的畏难情绪又助于激发听力兴趣,培养听力技能。
  4、合作表演对话
  合作表演对话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完一段对话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与之有关的对话表演任务,让其准备好后开展小组竞赛。进行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教师不能布置任务后马上进行,应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最后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有创造力,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说来,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后教师比较各组的表演,表扬演得好的,对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演得更好。
  5、合作训练写作
  书面表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基本写作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可先布置写作任务,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先独自为写作做准备;然后合作小组进行讨论,各组依次列出写作提纲,寻找可能用到的短语、句子,加工成文后,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最后教师和学生评出较好的小组,把他们的文章贴到墙上的英语园地,供全班学生借鉴。同时师生注意在所朗读的文章中,如有较普遍、典型的错误,要立即提出来纠正,以避免学生下次再犯。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个集体性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学生乐于发言,但总是没等别人讲完就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别人说过的问题他又重讲一遍;随着年级的增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但却不愿意发言等等。究其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勇于发言的习惯、有序思维的习惯等等。
  (二)、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但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有些英语课堂上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热热闹闹,汇报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没有做好课前设计。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教师教学的调剂品、装饰品,它也不是学生借机“放松一下”、“吵闹一下”。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具体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需要多少等。教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力求营造宽松、真实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乃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注意点拨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不能当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和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 “Trust yourself./ Never give up./ Never mind./ Have a try./ Keep your courage”等。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地表现自己。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否则,在评价过程中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从中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年。
  [2]丁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1月。
  [3]王坦:合作学习简论 《中国教育学刊》 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