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流行音乐对普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冲击”
【作者】 苟星火 黄 歆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第四中学
【正文】 【摘 要】 流行音乐因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观而与传统音乐有较大区别。初中音乐教学属于中学教学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的教学环节将有助于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在流行音乐的题材选择和利用上对中学音乐教学有重要意义,是初中音乐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每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现有教学经验,就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这一问题提出个人建议,阐述流行音乐对于普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流行音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创作题材广泛且富有时代文化气息的流行音乐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民谣、轻音乐、摇滚等形式多样的流行音乐能满足不同个体对于音乐的诉求而深受年轻人的追捧[1]。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音乐教学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志向和积极向上审美标准的作用[2]。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音乐将会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学生的影响加以说明,并阐述该如何将流行音乐用合理的方式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实现音乐教学课程改革。
一、引入流行音乐对普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旋律清新而明快、歌词清新优雅却浅显易懂、内容广泛、个性鲜明的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时代文化特征,是现代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大多流行音乐均属于以下五种类型,赞美亲情、传达爱情、反映情感及个人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影视插曲。因此,流行音乐具有独特的文化审美,具备娱乐作用和教育功能,中学生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满足情感需要,提高音乐审美,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数量、形式、风格多样的流行音乐能极大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从传统的课本音乐向生活音乐转型,可丰富初中生日常校园文化生活。音乐种类多样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了解音乐体系,提高音乐素养,从而使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但教师在流行音乐的选择上要注意甄别,部分音乐的歌词偏社会人的情感,不适合心智和思想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这部分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的歌曲一定要完全杜绝。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流行音乐,且学生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4]。如果老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能够引入这些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为例子讲解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课堂互动程度,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的需求,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上由较高的学习热情。
(三)多样的流行音乐可使初中音乐教学立体化
近几年,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流行音乐在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初中教师将具有正能量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上,多样化的音乐选择,多角度的切入将极大丰富课程教学,为教师进行立体化音乐活动教学提供基础,也为音乐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提供条件。
二、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只有具有正能量且反映朴实价值感的流行音乐才能对学生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不适合初中生的过于社会化的内容或直白说爱音乐要避免引入,以防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5]。此外,还要考虑音乐的节奏感,歌词内容是否适合初中生的音乐课堂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容易将音乐知识浅显易懂讲出来的流行音乐,且要保证歌词优雅,节奏好,传唱程度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学生听过的,且容易对其内容和旋律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音乐知识,缓解日常的学习压力。比如老师就可以选择弘扬中国文化且歌词优美的音乐如《兰亭序》,《青花瓷》等,学生往往听过且会唱,通过进一步讲解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此外,在选择歌曲时还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使选择的流行音乐和教学内容一致,音乐风格和音乐情境也要相适应。教师要注重教学把控,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教育性和专业性,而非完全变成娱乐性教学。老师也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所在,不能光根据歌曲热门程度或业内人士对音乐专业度评价就随意选择。因此,老师与学生要加强沟通,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喜欢的歌手、音乐形式、音乐氛围类型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并引入课程教学。通过这些音乐给学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师生互动。
三、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
因为在选择流行音乐时要考虑到具体情况,不像使用传统音乐课本上的音乐进行备课那么容易,备课工作量将加大。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如何将流行音乐的音乐性做到详细讲解并对相关音乐知识进行扩展,避免完全将学生的兴趣引导音乐上,而忽视了知识点的学习。要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就不能使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仅仅对音乐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感兴趣,还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情感及音乐类型等方面内容的掌握。
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还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条理性,如根据音乐流派选择流行音乐,并对该种类型的音乐进行集中分析与讲解,并与其他类型音乐形成对比,加强学生对不同音乐流派的认知,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老师要引入《南山南》这首歌,就可以将有关民谣歌曲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如音乐形式,音乐情感,音乐文化,国内外代表作等,加强学生对该类音乐的细化认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此外,教师在讲解某一曲目时,还可将与之类似的作品或者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拿出来进行类比,一起讲解。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使课堂具有立体性和多样性[6]。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将学生引入到流行音乐教学的环节中将有助于学生找到符合个人审美的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流行音乐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除了老师讲解,为保证课堂互动性和有趣性,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流行音乐的有关的活动,提高课堂乐趣。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唱给大家,并据此展开分享活动,学生通过讲解自己喜欢该音乐的音乐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课堂学习讲解该歌涉及到的音乐知识,有哪些优点等,加强对课上音乐知识的理解,老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和补充,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组织猜歌名,歌曲串烧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按照以学生为主的思维进行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的主动性和主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将初中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将是传统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极大创新。教师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音乐课上得到释放,极大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邱艳萍.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浅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0).
[2]黄家琪.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 艺术品鉴, 2017(6).
[3]王冬莲. 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 读与写, 2017, 14(29).
[4]戴娇红.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流行音乐的融入[J]. 音乐时空, 2015(1):176-176.
[5]吴萍. 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0):209-210.
[6]刘敏芳. 浅谈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J]. 黄河之声, 2015(16):41-41.
【关键词】 流行音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创作题材广泛且富有时代文化气息的流行音乐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民谣、轻音乐、摇滚等形式多样的流行音乐能满足不同个体对于音乐的诉求而深受年轻人的追捧[1]。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音乐教学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志向和积极向上审美标准的作用[2]。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音乐将会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学生的影响加以说明,并阐述该如何将流行音乐用合理的方式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实现音乐教学课程改革。
一、引入流行音乐对普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旋律清新而明快、歌词清新优雅却浅显易懂、内容广泛、个性鲜明的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时代文化特征,是现代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大多流行音乐均属于以下五种类型,赞美亲情、传达爱情、反映情感及个人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影视插曲。因此,流行音乐具有独特的文化审美,具备娱乐作用和教育功能,中学生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满足情感需要,提高音乐审美,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数量、形式、风格多样的流行音乐能极大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从传统的课本音乐向生活音乐转型,可丰富初中生日常校园文化生活。音乐种类多样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了解音乐体系,提高音乐素养,从而使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但教师在流行音乐的选择上要注意甄别,部分音乐的歌词偏社会人的情感,不适合心智和思想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这部分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的歌曲一定要完全杜绝。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流行音乐,且学生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4]。如果老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能够引入这些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为例子讲解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课堂互动程度,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的需求,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上由较高的学习热情。
(三)多样的流行音乐可使初中音乐教学立体化
近几年,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流行音乐在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初中教师将具有正能量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上,多样化的音乐选择,多角度的切入将极大丰富课程教学,为教师进行立体化音乐活动教学提供基础,也为音乐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提供条件。
二、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只有具有正能量且反映朴实价值感的流行音乐才能对学生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不适合初中生的过于社会化的内容或直白说爱音乐要避免引入,以防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5]。此外,还要考虑音乐的节奏感,歌词内容是否适合初中生的音乐课堂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容易将音乐知识浅显易懂讲出来的流行音乐,且要保证歌词优雅,节奏好,传唱程度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学生听过的,且容易对其内容和旋律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音乐知识,缓解日常的学习压力。比如老师就可以选择弘扬中国文化且歌词优美的音乐如《兰亭序》,《青花瓷》等,学生往往听过且会唱,通过进一步讲解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此外,在选择歌曲时还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使选择的流行音乐和教学内容一致,音乐风格和音乐情境也要相适应。教师要注重教学把控,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教育性和专业性,而非完全变成娱乐性教学。老师也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所在,不能光根据歌曲热门程度或业内人士对音乐专业度评价就随意选择。因此,老师与学生要加强沟通,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喜欢的歌手、音乐形式、音乐氛围类型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并引入课程教学。通过这些音乐给学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师生互动。
三、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
因为在选择流行音乐时要考虑到具体情况,不像使用传统音乐课本上的音乐进行备课那么容易,备课工作量将加大。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如何将流行音乐的音乐性做到详细讲解并对相关音乐知识进行扩展,避免完全将学生的兴趣引导音乐上,而忽视了知识点的学习。要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就不能使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仅仅对音乐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感兴趣,还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情感及音乐类型等方面内容的掌握。
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还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条理性,如根据音乐流派选择流行音乐,并对该种类型的音乐进行集中分析与讲解,并与其他类型音乐形成对比,加强学生对不同音乐流派的认知,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老师要引入《南山南》这首歌,就可以将有关民谣歌曲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如音乐形式,音乐情感,音乐文化,国内外代表作等,加强学生对该类音乐的细化认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此外,教师在讲解某一曲目时,还可将与之类似的作品或者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拿出来进行类比,一起讲解。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使课堂具有立体性和多样性[6]。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将学生引入到流行音乐教学的环节中将有助于学生找到符合个人审美的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流行音乐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除了老师讲解,为保证课堂互动性和有趣性,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流行音乐的有关的活动,提高课堂乐趣。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唱给大家,并据此展开分享活动,学生通过讲解自己喜欢该音乐的音乐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课堂学习讲解该歌涉及到的音乐知识,有哪些优点等,加强对课上音乐知识的理解,老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和补充,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组织猜歌名,歌曲串烧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按照以学生为主的思维进行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的主动性和主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将初中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将是传统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极大创新。教师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音乐课上得到释放,极大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邱艳萍.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浅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0).
[2]黄家琪.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 艺术品鉴, 2017(6).
[3]王冬莲. 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 读与写, 2017, 14(29).
[4]戴娇红.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上流行音乐的融入[J]. 音乐时空, 2015(1):176-176.
[5]吴萍. 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0):209-210.
[6]刘敏芳. 浅谈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J]. 黄河之声, 2015(16):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