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举措

【作者】 韩 慧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江口镇徐庄小学



【正文】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不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更要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实际上,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打破既定的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样性的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设想。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此,笔者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革创新
  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教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不断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我们不仅要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还要努力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要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获得发展。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大胆改革,不断提高,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克服教改中的盲目性。
  例如在学习“数的表示”时,经过师生合作探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数的性质(有始无终,有序性等等);但我们我们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比如把下图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再如分数计算“■+■+■+■+■=”,这道题看似复杂,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画出上面的图形,思路就会立刻清晰。即可转化为■+■+■+■+■=1-■=■,很快算出结果。
  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不断进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我们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更新教学观念的措施如:(1)过程暴露观点。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应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寻找解题途径的方法等,准确、鲜明地展示给学生;(2)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矫正性的帮助。另外还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1)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既不能超越范围的要求,也不可超越知识层次的要求。(2)目标体系意识。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要清楚,便于检测、评价。(3)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指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后进生的参与。
  例如下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45平方米,高6米,△AED的面积是5平方米,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因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45=(AD+BC)×6÷2,也就是45=(AD+10)×6÷2,所以AD=45×2÷6-10=5米。又S△ADE=■AD×高,即5=■×5×高,所以可计算出△ADE的高是2米。又因为△EBC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减去△ADE的高,即6-2=4米,所以S△BEC=■×BC×4=■×10×4=20(平方米)
  三、重视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方法。
  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探究性,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能力。加强各科知识的串联,利用学生较好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行类比、概括、猜想,探究问题的答案,总结学习体验和感受,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促使他们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方法和策略有很多,例如:(1)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引导学生对听课后的反思,从教师的讲解中得到思考问题的好方法,变换角度,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供具有反思性的见解。(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失败的教训等。(3)指导学生学会解题反思的方法,如对解答问题后结论正确性的检验或提出新的疑问,进一步考虑问题的题设的完备性及结论的准确性;容易解错的习题,好的习题解法,这道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和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总结出一般结论。
  例如联系生活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某学校食堂买来一些大米。计划吃8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吃5千克,结果提前2天就吃完了。你能算出原计划每天吃多少千克吗?
  因为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所以我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画图分析(如下图),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使其养成善于分析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总千克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接着画图分析、解题,之后再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的方法,以便积累经验,学会总结反思,形成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自觉地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地实践探索,对所从事的数学教学不断反思改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终能探索、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方法和手段,那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