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李长德

【机构】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三中学



【正文】  【摘 要】 习题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整合改编了错题,组成并运用具有示范性、开放性、针对性和梯度的例题及练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练、思结合的方式进行习题课教学,有效提高了习题课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

  习题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它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深化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规律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严谨、科学、规范的思维逻辑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高效的习题课,是物理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本文将从习题课的内容和习题课的开展两方面阐述提高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习题课的内容
  物理习题课和新课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习题课内容来源于学生练习中做错的题目、模糊不清的题目或重点题型的不同类别题目。教师收集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目,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学生解题时的痛点所在,有选择、有针对、有计划的选定和改编错题,形成习题课的例题和习题。如果只就错题讲题,由于题目本身的局限性,不便于进行拓展、延伸和总结,致使习题课效果不理想,降低课堂效率,因此需要进行整合改编错题。改编后得到的例题和习题应具有以下特点:
  1.例题和习题具有示范性。
  例题和习题要体现理解重要概念、分析现象、运用规律和训练知识的表达方式,并能承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和易错点的分析方法、突破技巧、解答思路、板书要求和解题后的方法总结与启发,能起到示范思路、指导方法的作用,学生能以此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为学生今后解题提供可参照可模仿的分析、思考和解答问题的模版,真正的起到示范性。
  2.例题和习题具有开放性。
  科学的实践观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唯一!例题和习题的解答应存在多种思维解答方式,即一题多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多种思路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解法,对比不同的解题思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扩展学生的认知,发散学生的思维。选择例题和习题的改编应具有可塑性,即一题多变,将原有的例题适当的变换情境、设问、立意、深度等演变或延伸,就会得到一道变式训练题,通过变式训练,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指明方向,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表达能力。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能很好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更有针对性、更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3.例题和习题具有梯度和针对性
  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习题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基础扎实的学生能提升综合解答能力,也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问题能解答,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激发各层次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设计例题和习题时,同一例题和习题的不同问题间需要具有梯度,难易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简单的问题针对基础的学生,综合性问题针对基础扎实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问题分成基础、中等和综合三级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同时,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巩固基础再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二、习题课的开展
  习题课以学生训练,教师点拨精讲、学生初步归纳,教师最终补充总结的方式进行。物理习题课教学和新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在习题课教学中具体体现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习题课以学生训练为主,教师安排时间给学生思考和书写解答过程。学生的思维不能只停留在分析层面的会解答,还要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全部落实到纸质板书上,对待问题由思维层次的会进一步落实为主体能表达或板书解答。对比展示学生间的不同答案,突出思维的对立,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主体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思考、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答案。解题的最后,主体要进行总结,归纳技巧,提升方法。
  2.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主导课堂发展,体现在适时对学生写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教师的点拨做到:讲全考点,讲透知识点间的联系,举一反三,并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再补充归纳总结例题的方法和技巧,巩固基础,发散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后及时、积极的反馈中,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给学习的主体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新的问题解答中。
  习题课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内容的特点,灵活且有选择、有针对、有计划的选定和改编例题、习题。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精炼,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精讲,讲练思结合,学生不仅不断巩固知识,熟悉解题技巧,提升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更深的研究物理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莎莎.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3)
  [2]蒋志锋.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J]. 物理教学,2016,38(09)
  [3]吴德荣.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J]. 理科考试研究,2014,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