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探讨

【作者】 何新刚

【机构】 新疆轮台县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高低。同时,计算能力也能体现出学生求真、严谨的精神风貌。计算能力表现为计算时的准确性与快速性。当前,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容乐观,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良,教学的高效性得不到落实。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略地分析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方法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结果错误百出。在今年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了计算练习。加强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因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等先进计算工具已日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口算和笔算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传统的计算不需要了,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产生了对计算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我们现在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尽管计算工具科学了,但完全依靠这些计算工具是不行的。首先,这些先进的计算工具实际上是人们在传统的计算方法上发展而来的,没有传统的计算,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学会计算,怎么会有将来计算的发展呢?将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发明,就落在下一代人身上,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计算技能作为基本技能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以及知识的掌握等等。据了解,很多初中毕业生中考数学都失分在计算上,导致最后成绩不如意。有关部门曾经对一次考试作过调查,发现40%的学生都在计算上失分。
  二、提高计算能力的的具体策略
  1、让生活与计算相连,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判定法则等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工程,教师应尽量在活动的课堂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于很多的应用总是不够灵活,关键是他们没用用心去记忆,没把握基本的概念记牢固,那么在应用时就不会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方法:把概念生活化,把生活中不动的文字描绘成形象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记忆,让他们从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培养他们的兴趣的形象思维。在理解和掌握教学概念的同时,也要重视几何有关判定的理解。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计算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相关计算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对相关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有一定的了解,进而针对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练习题目去应用,这样就达到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才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找出更加有效的计算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与准确度。
  4、培养运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可靠保证
  运算是一项很严谨、细致有要求准确无误的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完成,具体要求如下:首先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只有认真审题、看清楚要求、看清楚数据和符号,分清运算顺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只有长期坚持有目的的审题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因审题不当造成解题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认真审题是数学解题,运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书写是否认真,格式是否规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直接影响到运算的正确性。如把数写的不规范,字写的看不清,诸如此类的错误,都是因为书写不认真或格式不规范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最后要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验算是运算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少出错,提高计算正确率。但是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验算有厌恶的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学生对验算目的不明确,教师有时对如何运用验算来提高和保证计算的正确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凡遇到运算都要强调和坚持验算,让学生引起重视。长期坚持,从小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培养计算能力是一项尤为繁琐、漫长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主要在于正确理解相应的知识,熟悉相应的计算方式。由于计算技能的建立,逐步精简计算步骤,通过灵活的运用,有效选择便捷运算的方法,在不同的运用当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成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3 (9).
  [2]王永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神州,2012(23).
  [3] 杨未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