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对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重新思考

【作者】 万 静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孙受中学



【正文】  【摘 要】 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中小学日常工作的重点。学校安全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安全预防深度,倡导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做到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逐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达到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关键词】 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

  孩子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要学会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本领。学生不能只顾学知识,却忘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保,学知识还有什么用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要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全民关注的大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还不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接连不断地发生交通、治安、火灾、溺水、中毒、触电、踩踏等重大案件,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使得后果更严重。要排除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全民的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而要肩负这一使命,非学校安全教育不可。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领导重在抓智能教育,或多或少忽视了安全教育:学校内部的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不过是形式而已,没有真正落实。 
  一、认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树立安全意识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走廊文化、挂图、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事故案例的展示,让师生知道引起交通、法律、消防、食品卫生、防火、防电、防水、实验、劳动、体育运动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达到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二、搞好学校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 
  1.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师生利用多种集会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有效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人人讲;还要利用作文、绘画、图片、演示安全情景、防范事例等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从外面聘请交警、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讲解,积极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使师生不但要有浓厚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达到促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自我呵护能力的目的。
  2. 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学校要有专门的心理教师,教育学生要有健康的心态,要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打架、骂人,要经得起挫折,受得委屈,不要被人骂或犯了一点小错误,就想不开,甚至轻生。学生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健康成长。
  3. 纪律教育。教育学生在上课、课间、出操、集会、放学以及外出旅游、演出和参加义务劳动时,要听从老师安排,不要东奔西跑、嬉戏追逐,甚至打架斗殴以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4.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教师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思想意识,要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不断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各自的安全素质;要教育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肩负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认真实施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全面掌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自己保护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准确分析安全与危险的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在险境中求生存的应急能力等。 
  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大安全预防力度 
  学校要有“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积极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居安思危,对安全工作不能马虎,坚持常抓不懈;特别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广大师生狠抓安全预防工作,具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如准备“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食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停电、触电应急预案、“溺水事故应急预案”、“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等多种安全应急预案,并要求师生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按其准备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这样,师生通过实际的演习,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各自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而且能对安全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四、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安全教育
  时代的发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安全知识。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上级下发的安全教育碟片、到网上下载安全教育视频,经常性地组织师生观看,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是很大的。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我们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乘车,怎样过马路,不如组织学生观交通故事短片。当学生看到屏幕上那因车祸而失去双腿的少年艰难的爬行时,看到因乘车不小心而失去生命的小女孩时,他们对交通的安全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集体交流、演讲、出版报等形式来催化所看所感,就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交通知识,激发了内心情感,树立了安全观念。
  2.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当前,很大农村学校都挂有“警民共建单位”的牌子,学校都聘有校外法制副校长,每个学年都请副校长和派出所民警上几节法制课。类似活动让学生受到的安全教育是最直接的,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民警所举的例子是最真实可信的。把教师日常教育与校外法制教育相结合,收到的教育效果是巨大的,它让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理性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感性知识有机结合。
  五、挖掘学生家庭的安全教育课堂
  在农村,很多家长本身的安全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孩子听不听话。只要孩子在学校听老师话,在家时听家长的话就会万事大吉,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为了生活,他们会让自已的孩子自行去爬果树采摘果实,会让孩子们自行组织到河里摸鱼等。所以提升家长安全教育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和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说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农闲时节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开展一些“保护生命,学会自救”为主题的活动,让他们亲自教会自己的孩子及时收集有关资料,如地震、火灾、水灾、溺水自救脱身案例,以及和陌生人相遇时如何处理的技巧等,并在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组织开展自救比赛,演一演怎样和陌生周旋,猜一猜遇到危险该拨打的电话等,既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自护的重要性,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生命的宝贵,更能让学生对安全教育体系与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
  总之,农村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增强感性认识,形成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增强全民族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学校安全教育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才能渐渐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国家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敏;构建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体系[J];才智;2009年17期
  [2]罗重谱;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现策略[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