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初探
【作者】 林武昌
【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东瀚初级中学
【摘 要】 目前中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作业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九年级化学备课组在作业设计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的个性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初中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关注差异;在进行知识检查和反馈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生存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新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作业设计和布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共同话题。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杜绝作业中的偏、难、怪题,达成作业的低负高效也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不难发现,新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十几年前的作业本到购买相应教辅材料再到现在的校本作业纸,从完全采用教材中的习题到鼓励取舍,鼓励原创,应该说作业设计给予了教师较大的空间和挑战,很多教师投身其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作业资源。
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实际学业水平设计出不同难度、不同形式、不同数量和内容的作业,其要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到作业布置与学生的实际学业需要相匹配,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一、作业的呈现形式
(一)面向全体学生,编制合适的学案
我校“315”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难发现我们化学教师在对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上做了很大改变,现在我们化学老师共同研究编制学案、周末作业、小长假作业、寒暑假作业,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校化学组形成了融预习作业、课堂学案、课后作业为一体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导学案。预习作业考虑到初中化学知识基础面琐碎,记忆的内容泛而散,备课组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确定板块结构和内容,学生通过浏览课本就能提炼出一些关键词和问题,这样,保证了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学习方式。课堂学案集课堂笔记和教学流程功能为一体,内容是经集体商议后定下的主要框架,其间会留白便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课后作业其特点是匹配云南的中考题型,突出每课时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渗透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几年的修改和使用,我校的化学作业具备了题量适中、题干新颖、重视基础、针对性强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关注差异,教师分层辅导
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不一样,初中化学虽然是启蒙学科,有的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明显慢热。如何在作业布置上满足学生群体需求呢?我校采用了教师分层辅导的方法,对优等生和基础薄弱生设置相应作业题,为有需要的学生配置作业副餐,长期的坚持使不少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得。
二、多元化的作业内容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何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善于以化学视角观察生活,体验化学学科的价值?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在作业设计中渗透这一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相应的个性化作业不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一)重视教材中的个性化作业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编写的习题有不少是以开放题和实践题,社会调查、小论文、课外实验等作业形式出现。在应试背景下,有的教师会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认为做此类作业既耗时间,同时对考试成绩也没有多大促进作用。殊不知,这些作业的布置和恰当展示及正向评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应有选择地布置相关习题,并进行认真的反馈,如同伴交流、化学课本剧表演等,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注生活中的个性化作业
空气中PM2.5的飙升,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水资源污染的严峻,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在提醒我们要重视生存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感。初中化学课堂不能狭隘地只教学生基础化学知识,而是要把他们作为未来的公民,教会一些生活技巧,把化学基础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传递一份真善美,引领正面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大化学”意识。
(三)提升实验兴趣和能力
家庭小实验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实践能力和实验素养。近年来,我校化学组对学生的家庭小实验非常重视,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整合相关资源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布置家庭小实验内容,学生一般在周末完成,如在进行《自然界中的水》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让学生尝试电饭锅煮饭或水壶烧水的蒸馏水收集,家庭电解水实验;在学习到《燃烧与灭火》章节时,布置学生用纸盒烧水。今年,我们还准备编写校本课程《化学DIY活动手册》,以开发更多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实现“做中学”,这使以纸笔作业为主体的作业系统中多了另一种形式。
三、建立错题集,促进教与学的反思
通过个性化作业的训练及作业批改、反思找出每一个章节的易错点,建立一个与个性化作业相对应的错题集。此错题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配套基础易错题,中考常考题易错题,深难度综合性易错题,每次考试的易错题。这个对应的错题集通过教与学的交流和反思,及时反馈出学生对个性化习题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获取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有效的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使化学个性化作业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一定要符合现代中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符合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也要符合我校的“315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落实“一课一清,一课一得”,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分层教学的优势。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要让学生实现生动活泼的学习,一方面是要发挥评价机制的指挥棒作用,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有科学的理念和研究的行动。个性化作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更多学科的教师投身其中,在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反馈和评价等方面协同努力,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上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下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