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英语阅读读后任务的有效设计

【作者】 陈银秀

【机构】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正文】  笔者结合自身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摸索,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阅读课读后活动任务的有效设计:
  一、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没个性、没主见,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应用到阅读课中,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设置读后活动时也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同时活动的设计也要贴合学生生活、阅历,切不可为了设计活动而设计,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体会学生能否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在难度的把握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以课文为主线,进行适度扩展
  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只顾设计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活动设计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此类例子。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显得有“活力”、“热闹”,设置了一些和文本没很大联系的活动形式,表面上热闹,实质收获甚微。笔者就有亲身经历,在对一篇课外读物Millionaire的阅读读后活动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任务一:Thinking: Why do you think they (the three millionaires) devote so much to the society? Do they care much about money?任务二:Debating: Money makes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堂课的最后这个活动辩论的确是把整堂课带入到了小高潮,学生们都很积极,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正反方辩论。表面上这堂课上得很成功,课堂效果很好。但课后仔细分析,这个活动设计和文章想表达的内容是偏离的。因此任何形式的活动设计都要始终坚持以课文为主线,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扩展。设计要尽力避免重复简单的一些表层理解活动,要着眼深层次理解的题目,设计的题目要有利于学生挖掘课文的内涵,由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
  三、注重任务设计的连贯性
  一堂阅读课各个阶段的教学应该是相连的。导入为之后的阅读做铺垫,而阅读又为读后活动打基础。任何一个环节的任务设置都不应该是孤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课堂的整体性,适时的把不同环节的任务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会使这堂课主题更突出,更丰满。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突出。她在教授What I Want for You一课时,用和学生谈论她的父亲作为导入:He is a patient, kind,a little talkative father who loves me very much. How about your fathers?……引出Everyone has a different father。这个导入很简洁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课文——Obama 写给女儿的信。在读后活动设计中,她设置了两个任务。任务一:用文章中Obama’s love to his daughters引出另一封关于爱的信:Have I told you that you are creative/smart/great/strong.Have I told you that you are kind……任务二:Write something to your father that you want to say but you never did before with “Have I told you ……”这个读后任务设计(给父亲写信)虽然没什么新意,但从课堂整体性来看,它的亮点恰好就在于它与导入是遥相呼应的,让这堂课显得更饱满更完整。
  四、尝试递进型任务设计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往往是由多个任务设计所组成的。在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五、丰富任务形式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一两种活动形式,因材因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保持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新鲜度。任务类型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在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位教师的活动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她让学生想象自己是Obama来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这个活动时间不长,难度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切忌盲目套用,追求大容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运用,而且可以适时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但归根结底要注意个体活动,小组活动以及集体活动的结合;口笔头相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相结合。
  六、发挥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的指令需简洁清楚。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向学生布置活动任务时指令不明确,或是指令太繁琐,从而导致学生不清楚接下来该干什么,进而影响了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指令传达的艺术,注意表达的精要。②教师的指导应及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应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切实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③教师应给予适时的评价。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完整性,离不开教师的合理评价。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适时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读后任务的有效设计是整堂阅读课的高潮,是学生把已学的课本知识进行深层理解以及升华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读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切实遵循高中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读后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建立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