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作者】 李 丹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音乐课通过舞蹈的渗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能激发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 兴趣;能力;重要性

  作为一名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爱好者,对音乐略懂点,爱跳、爱唱,也很想继续学习各种舞蹈,以便上音乐课时教给孩子们舞蹈基本动作,为孩子们进一步学习舞蹈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孩子们终身喜爱音乐、舞蹈做个快乐的人,为孩子们终身学习音乐、舞蹈做个幸福的人。而社会上同学聚会,朋友一起活动,随处可见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连最起码的单人舞,双人舞都不会跳,甚至有的人还带着偏见,认为会唱会跳的人好像就不正经,这不正是我们多少年来音乐课上舞蹈教育的缺失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特长。其中,舞蹈教育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教育属于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功能是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步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天性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优良品行、意志及优良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单纯的音乐课已不能满足小孩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了。他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蕴藏于音乐中的“美”与快乐,他们想用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这份美与欢乐。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音乐课需要与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一开始就被小孩们所接受。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觉,几乎所有的小孩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孩们在倾听音乐时,都会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情不自禁的随音乐舞蹈动,一副陶醉的样子。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小孩们的天真活泼、好动猎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我就想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个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一、舞蹈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舞蹈练习,能使学生既动身又动心,变化多样。好的舞蹈还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因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生喜爱节拍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而女生则喜爱节拍较慢,动作温和的舞蹈;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愈加喜欢。在实践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特别是在中低年级)穿插一些不同风格的舞蹈,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理学生的情绪,是很有效果的。
  二、舞蹈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势,使其动作协调优美
  经常进行舞蹈练习,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等素质。儿童初次接触舞蹈练习时,个人的接受能力、协调性差别甚大,强弱分明。但是,通过一般时间的练习后,这种差别就明显地逐步缩小了。此外,舞蹈练习还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感,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舞蹈创作的能力
  “想象是创造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加以巧妙的构思,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与勇气。在课堂上,我首先进行节奏训练,然后孩子们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让孩子们充分理解歌词的意思,这样孩子们一会就学会歌曲了,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根据曲子创编舞蹈,表演唱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发觉小孩们越来越喜欢舞蹈,但却对原有的音乐课的兴趣大大降低。在音乐课上,有许多小孩问我;“老师,我们能不能少唱歌多跳舞?”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如果因为舞蹈而忽略了音乐课那就顾此失彼了。于是,我就想,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将舞蹈融入课堂中来。那么怎样将舞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更好的运用于音乐教学中?成为了我研究的问题。
  从古至今,用动作表现音乐是人类最原始最自然的表现。那么在音乐课堂上让舞蹈与音乐牵手,以音乐为主线,让舞蹈辅助音乐教学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奥尔夫认为:“音乐进一步发展的出路便是回归原始,将音乐与舞蹈,舞台表现,动作,语言表现结合起来。”音乐与舞蹈像一对孪生的姐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但舞蹈只能作为一位好朋友,陪着音乐走,协助小孩们更好的进修音乐。音乐课中小孩们通过舞蹈激发他们进修音乐的兴趣,通过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旋律,节拍等音乐要素的变化。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那么怎样运用好舞蹈这位好朋友的力量,让她能最大限度的辅助好音乐教学呢?我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思考着并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舞蹈律动激发小孩的进修热情,浅化教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律动是舞蹈的要素之一,律动是舞蹈的前奏,蕴含有节拍性、韵律性。律动就是让学生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拍感。将律动教学溶入音乐课中,符合小孩们爱动的心理特征,喜欢用动作表达音乐的喜好,使学生更有兴趣进修音乐。我用《金孔雀》这一课来作为实验课,在这一课中,我利用了律动的作用,将歌曲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让小孩们先跟着音乐做律动来激发小孩的进修热情,浅化教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运用舞蹈,让小孩们在舞蹈中轻松记住歌曲并激发小孩的表演和创作热情,更好的感受音乐的内涵与意境。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用声音之美为我们讲述着动听的故事,传送着动人的情感。舞蹈是有形的人体语言,用形体之美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舞蹈是小孩们接触得比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为我们传达了另一种“美”的情感体验,小孩们也十分愿意用舞蹈动作,肢体造型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
  今年二年级的音乐教材变了,有些曲子网络上都找不到,磁带没有,因此多媒体直接用不上,《雪花》就是其中的一首,因此,我在《雪花》这一课教学中便加入了大量的舞蹈因素。
  1、组织教学:
  放关于雪花的类似伴奏音乐,老师跟音乐给孩子们蹈一段舒缓的舞蹈。
  2、新课引入:
  老师舞蹈引入(背景音乐类似雪花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雪花飞舞的情景,同时也激发了小孩们学习歌曲的兴趣。背景音乐又在潜移默化中多次感受到音乐的旋律。)
  师:这么美的音乐谁来朗读歌词?
  (雪花、雪花漫天飞,你有几颗小花瓣?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快来数数看。哈哈,哈哈,雪花共有六个瓣。咦?雪花哪去了?雪花不见了!只见一个圆圆亮亮的的小水点。)
  师:有激情的范读,
  生: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
  生:孩子们分组比赛读
  3、舞蹈溶入歌曲:
  师:同学们真像一只只漂亮的小鸟。可是这么多的动作让我们一下子记住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有好的办法吗?
  生:……
  师:你的想法跟老师想到一起去了。把这些舞蹈动作加到我们的歌曲里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动作加在哪句里面最合适。(随时评价)
  师:“雪花、雪花漫天飞,你又几颗小花瓣?。”冬天雪花最美?
  生:……做翩翩起舞的动作。
  师:那我们在这里就做一个像美丽的小鸟在天上飞舞的动作合不合适啊……(指导学生把所学过的动作加到歌词里).
  师:同学们跳的棒极了,今天你们来到雪花飞舞的冬天开心吗?那雪花说了,既然我们玩的这么开心,相信《雪花》这首歌曲我们现在也一定会唱了,你们能唱给它听吗?
  师:雪花听到了你们的歌声,刚才悄悄的告诉老师说真是好听极了,我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仅歌唱的好,还能够边唱边跳呢,雪花不太相信,你们能做给它看吗?现在分小组,能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赶紧行动吧。
  师:在音乐声中展示表演。(巩固刚才学到的舞蹈动作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简单舞蹈动作的能力,并通过这种创编活动加深小孩对音乐情绪的掌握。)
  《雪花》是一首中速欢快的歌曲,下雪天是孩子们的最爱,这节课我主要以舞蹈作为切入点来发挥与音乐综合。但要把握好重点,一定要以音乐为主线,让舞蹈辅助音乐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设想了把创编的舞蹈动作加入到歌词中进行表演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蹈平台,让他们主动快乐的演唱表演,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获得了愉快的感受与体验,也让学生在主动愉快的表演中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音乐课中渗入舞蹈的因素是非常必要和有效。把舞蹈融入了音乐课上,小孩们更喜欢音乐课了。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运用好舞蹈在音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