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思维导图——微课的黄金搭档

【作者】 曹艳红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五中学



【正文】

  【摘 要】 “微课”具有随时随地网络学习,内容少,重难点突出的优点,但是知识零碎,不系统,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弥补微课的缺陷。本文从微课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优势及微课借助思维导图在历史课中运用所产生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微课;思维导图;历史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兴起了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微课,它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可以随时随地网络学习,特别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微课的“微”使其容易出现知识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缺点,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思维导图则是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用图片将知识点关键词之间建立记忆链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发现并构建知识体系,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拓展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劣
  微课是指围绕某个教学主题或学习专题而设计的多个内容相对独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单个微课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利用微课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自主学习,主题明确、非常高效,而且还可以反复观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虽然学生每次只学习少量的知识或者一个主题,但是他们对呈现内容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会增强,从而对涉及的课程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可谓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教师利用微课可以将课本里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回放自己的授课过程录像,进行自我分析和评议,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修改,同时观察学生的听课反应,让教师了解哪些是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哪些是学生容易走神的地方,如此总结反思,就会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效果。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微”,形式微小,内容微小,这样势必造成知识零碎、不成体系。而微学习又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的,如果按照通常的方法学习,就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知识成不了系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借用思维导图运用于微课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弥补微课的不足。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伯赞创造的一种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将左脑的逻辑、语言等理性思维和右脑的图像、想象等感性知识联系起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主干突出的、内容相关的图。在学生的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图文并重的特点,可以把章节各个知识点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图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由于思维导图是思维外化的表现形式,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在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抽象的知识概念变得可视,既可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可激发联想与创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或进行合作。
  三、思维导图与微课的结合
  微课以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思维导图是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说微课是一场头脑风暴,那么思维导图就是对知识的总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每上完一节新课,都会教学生绘制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互相评价,既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微课,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增加课堂容量,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这是我在讲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后,引导学生做的思维导图: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课堂任务,遇到这种情况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微课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相关知识,反复观看,直到弄懂。总之,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只想说:思维导图——微课的黄金搭档!
  参考文献:
  [1][英] 东尼·伯赞《思维导图》[M] 陆时文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