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作者】 石丽娟

【机构】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高岳镇张庄中学



【正文】

  【摘 要】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教学方法选择必须把握体育学科的教学性质,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而且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较好、较快掌握适用正面上手传球技术,达到教学要求。
  【关键词】 排球教学;上手传球;原则;教法;学法

  在排球运动中,传球是基础,是最基本的技术,没有传球也就无所谓排球了。传球起的是过渡性作用,通过传球可以贯彻执行教练的战术,通过传球可以体现球员的默契程度(也就是团队合作)。好的传球往往能够制造直接得分的机会,可以调动场上的气氛,给队友一种鼓舞,给对手心理带来打击与压力。可以说,传球时排球比赛制胜的关键,为赢球埋下伏笔。
  排球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排球教学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口号,即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下面笔者简要谈谈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教法采用:1.语言激励法:课前用简短的提问互动的形式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用激励的言语鼓动学生对排球技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2.游戏导入法:准备部分采用“球筐接球”的游戏,即达到快乐热身目的,又强化了步伐的低姿移动,让学生充分进入学习准备状态。3.模仿尝试法:运用模仿尝试练习,引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4.图示法: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新动作上节省了时间,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直观教学法:教师的优美规范示范与讲解,使学生对具体的传球技术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6.纠正错误法:通过教师与优生示范、正误对比示范等进行集体或个别纠正常见错误和易犯错误,从而解决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7.完整与分解练习法: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较快掌握动作。8.比赛法:素质练习中采用“拨打电话”的比赛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素质练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有效的达成教学效果。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合作练习法、自我评价法等。
  二、几种常用传球技术的要点及练习方法
  上手传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技术动作复杂,掌握难度大。需要掌握要点及训练方法。
  (一)正传要点及练习方法
  正面上手传球是基础。
  1.准备姿势:看清来球后,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上对正来球。采用稍蹲准备姿势,身体站稳,挺起看球,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额前。
  2.迎球: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球。
  3.击球:击球点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这样便于在观察来球的同时也能看清手和传球目标,有利于对准球和控制传球方向。同时,在手触球时,肘关节尚未伸直,也便于继续伸臂用力。
  4.手型:当手触球时,两手应当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使手指于球吻合,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证传球的准确性。手腕稍向后仰,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托住球的后下部,手指手腕保持适当的紧张,以承担球的压力。两拇指相对,接近“一”字型,两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便扩大控制球的面积,但又不能过而漏球。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传球方向。两肘适当分开,两前臂之间约成90度。
  5.用力:传球的力量主要取决于脚蹬地和伸臂的力量及手指手腕的弹力。
  正面上手传球的练习方法:1.讲解正确的手型;2.近距离(30CM)对墙传球;3.两人一组,持球人站在台阶上,另一个在下传球,体会蹬伸、伸臂、弹拔动作;4.原地自抛自传;5.两人一人组,相距3——4米,一人抛球一人传球;6.两人一组,3——4米对传;7.两人一组,6——8米对传。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手型不正确,大拇指超前。纠正方法:明确正确手型概念,用传球手型接球,然后检查手型和球是否相吻合,传小篮球或实心球,强化手感形成正确手型。2.击球点不正确,主要由于移动慢,取位不准造成。纠正方法:多做快速反应、移动练习;在移动到们后传球手型在击球点接住球,逐步提高移动到位率。3.两手臂外展过大,出现漏球现象。纠正方法:自抛自传,把球停住,两臂夹角成90度。
  (二)背传要点及练习方法
  背传的准备姿势,上体比正传时俏直立,身体重心稳定在两脚之间,不要前倾,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额前,迎球时靠抬上臂、挺胸和上体后屈的动作击球点应保持在额上方,以便观察和向后上方用力。触球时,手腔适当后仰,掌心向上,击球的下部,手指手腕要适当放松,以便球压在手上时可以缓冲并控制向后方传出的角度,手型与正传相同,拇指托球的后下部,背传的用力靠蹬腿、展腹、抬臂、伸肘,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
  练习方法:1.自抛自传;2.两人一组,相距3——4米,一人抛球一人传;3.三人一组,中间一人进行背传,一定次数后交换;4.3号位同学接6号位抛球,背传给2号位或4号位;5.结合实战练习,传不同方向来的球。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弧度过高而不远。纠正方法,肘关节发力时应高于肩关节,身体稍后仰。2.方向不准确、不到位。由于双手发力不协调造成。纠正方法:明确手型,根据传球的发力要求不同进行不同发力练习,如:设靶子。3.弧度过平,球速过快。纠正方法:身体后仰角过大,传球时手不应超过头后。
  (三)侧传要点及练习方法
  侧传时身体不转动,靠双臂向侧方传球。准备姿势、迎球动作下正传相同,但击球点应稍偏向传出方向一侧。手型下正传相同。双臂要向传出方向一侧伸展,一侧手臂的动作幅度应大些,伸展的速度也应快些,同时伴随上体向侧屈的动作将球传出。
  练习方法:1.三角传球;2.多人传球配合;3.3号位顺传9号位抛的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的同学;4.结合发球,本方一传,3号位传不同方向来的球;5.结合教学比赛及实战,3号位同学组织进攻传起不同方向的来球。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脚步移动慢,取位不准。纠正方法:多做快速反应,灵敏素质练习,并锻炼本体感觉。2.传球时球不到位。纠正方法:讲解正确手型及发力方向,建立空间概念。3.实战中不敢传球。纠正方法:树立自信心,让其明确二传的重要性,加强心理素质锻炼。
  三、几种常见的传球练习应注意的事项
  在排球习惯的传球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传球的手型上,而教师在做示范时,经常出现手腕后仰过大的情况;而初学者肌肉感觉能力差,当做传球手型时,不能体会手指,手腕的弹力及击球时间以至引起动作不协调,这样的恶性循环,连锁反应出现错误动作。通过观察篮球教学中双手胸前传球给我们很大启迪。它不仅强调传球动作,而且很注意接球姿势,如果用篮球的双手胸前持球的手型和姿势去接球,然后再传出,接球缓冲的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中,容易忽略了这一点,所以说传球前的手型,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诱导练习:
  1、原地抛球接球练习。
  方法:原地双手和单手持球上抛,做好传球手型接球。(可在抛接球之间加以双手击掌,提高练习难度)
  要求:高度一人一手,方向垂直上下,每次抛球落点在额头上方。
  效果:学生在进行排球的传球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抛球,抛球的好坏(球抛起的高度、方向等)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继动作,稳定的抛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此抛球应该是我们进行传球教学的第一个诱导练习。
  2、排球传球体验练习
  方法:一人排球传球手型持球于额头上方,另一人单手轻按住球,给予适当压力,持球者用正确的方法反复做传送练习,体验全身协调发力和手型。
  要求:传球者传球准备姿势、手型正确,体会向上传球整个发力过程,辅助者提醒练习者动作方法和发力方法。
  效果:通过这样的合作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传球手型,增加学生传球起始时的肌肉本体感觉,更加有利于掌握传球动作。
  3、对墙传球手型练习
  方法:一人持一球,利用墙的反弹,固定手型的练习。人离墙约1球远,球在头上额前1球距离。
  要求:肘关节不离开墙面,利用肘关节、腕关节屈伸、手指弹性拍球,注意“三屈二仰一稳定”,即膝、髋、肘关节个保持适当的弯曲度,手腕、头仰对来球,身体重心要稳定。在保证手型正确的前提下,轻推球练习,手感和球感不断增强,传球速度由慢到快。
  效果:通过该练习巩固传球手型,体会传球时手指、手腕弹力发力和手型,有利于动作的进一步掌握。
  (二)完整练习
  1、传网吊球练习
  方法:将排球用网兜吊起,高度可调,学生立于球下方,进行传球完整练习。
  要求:传网吊球时,主要以体会传球动作过程为主,不过分发力。
  效果:通过该项练习可以有效纠正学生击球点不稳定的缺点,强化手感,形成正确手型。
  2、抛球接传球完整练习
  方法:方法1抛球,直接接传球练习。
  要求:从完成一次正确传球开始,方法不对,感觉不好,不勉强进行传球,逐渐增加连续正确传球次数。
  效果:通过该项练习可以使学习者逐渐达到掌握完整动作的目的。
  (三)拓展练习:
  1、正面上手传球高度变化练习
  方法:对传球高度进行主动变化,例如两高一低传球或两低一高等(高为额上1米以上,低为额上0.5米左右)
  要求:传球时注意动作手型,在用力的基础上,体会不同高度时蹬地、伸臂、全身协调用力的方法,强调迎球、引球、缓冲,后手指迅速用力传出。
  效果:通过该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球力量和高度有机联系的体验,增加学生传球练习时的发力控制能力。
  2、一垫一传练习
  方法:原地双手垫球、正面上手传球结合练习(以一垫一传为目标)
  要求:传、垫球时动作准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球或垫球,不勉强做动作。
  效果:通过该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有效增加学生传球的方向操控能力。
  3、正面上手传球接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两人练习,一次上手传球接一次对传。
  要求:体会上手传球和两人对传不同点,要求不勉强进行练习,允许适当调整后进行对传。
  效果:有利于学生对传球动作、传球的准确性进一步掌握,提高动作稳定性,更具有实战意义。
  4、两人或多人移动传球
  方法:两人或多人一组传一球练习
  要求:移动脚步进行跑动配合传球,改变方向多向传球。
  效果:通过改性练习,增加练习难得,提高学习练习兴趣,促进动作自动化,具有较大实战意义。
  5、个性施导
  安排个性化教学内容:在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传球技术以后,教师出示选择练习内容,对技术不够稳定的学生则继续练习自传内容,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教师提供的练习内容,这是从学生的差异出发,给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其目的是使掌握较快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同时也加强学困生的辅导,让学困生跟上一般进度,达到了“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目标。
  在排球的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学习方法得当,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论指导实践,熟练的掌握排球传球的各项技术。
  (四)用软式排球改进传球手型
  由于软式排球的特性,在练习时有利于保护学生手指受挫伤,因此用软式排球练习能帮助学生较好地克服恐惧心理,较快较顺利地握正确的传球手型。
  1.手指对球的感觉训练。传球的手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指手腕的柔韧性,指腕的柔韧性越好,排球在手中的合理缓冲时间就越长,越有利于对球的控制。教学中,初学者经常出现手型不正确、动作僵硬、拍打球的现象,通过加强指腕的柔韧性训练,能有效地纠正这一错误,提高传球的正确性。具体方法:(1)双手互压,手指对抗用力,十指相对,放在软排两侧形成对抗,曲肘,抬臂,胸前平曲,听到口令后,双手相对挤压,相向用力,听口令后减力,让软排恢复到原位,反复练习拉伸手指韧带。(2)手型保持半球状,两人面对面站立,相距1米左右,手各放于球的两侧,同时用力挤压,反复练习10~20次,体会手指放松紧张后的感觉,增强手指的力量。
  2.强化正确的击球点。传球手型和击球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手型应建立在正确的击球点上。在传球练习中,初学者经常出现击球点过底或过高的错误动作,直接影响传球的稳定性和手型的正确性,削弱了对球的控制力。矫正方法为:(1)采用图示,让学生观察模仿传接球的动作,一定时间后让学生相互评定,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2)自抛自接,练习者将球抛向自己的头顶上方,待球下落到一定位置后,用正确的手型在击球点上接球,并观察手与球的配合情况,反复进行抛接练习强化接球动作,以固定正确的击球点和手型。(3)一抛一传。自抛球高度高于头顶50~60cm处,等球下落距头顶30cm时用正确的手型接球,然后再向上自传,反复练习。(4)两人一组相距3~4米,用正确的手型和准确的击球点先自传一次(要求球高为30~40cm),然后再连续将球传给同伴,体会正确的手型和指腕的反弹压力,进一步掌握完整的正面传球技术。
  3.固定目标定点传球。(1)利用墙壁,在距离地面2.5~3米处画几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圈,练习者在距离墙2~3米处进行定点传球,将自抛球连续传向圆圈内,以30~50次为一组。学生在练习时,特别强调手型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型上。
  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1)反复做徒手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体会正确动作。(2)反复做原地抛接球练习,逐渐体会正确手型和正确击球点,练习熟练以后,将球抛离身体,通过快速移动,人至球下将球接住。(3)多做简单抛传动作,体会传球正确动作和全身协调用力。(4)传球时固定击球点后,肘关节应自然下垂。(5)多观察别人动作,改进自己动作。
  总之,排球上手传球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规范好动作的基础上大量练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排球训练中,应采取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学习方法得当,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论指导实践,熟练地掌握排球传球的各项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爱明.“多球练习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2.
  [2] 许良兵.“运动处方”模式在排球模块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0.3.
  [3] 金扬球.排球传球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及其纠正方法[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
  [4] 王海英,周雨龙,冯晓宇,李芳勤,莫灵.浅述排球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