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把好“三关”,抓好幼儿性教育

【作者】 朱雪红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南池幼儿园



【正文】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朋友及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幼教路上,我们砥砺前行!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研讨幼儿教育的一个专题,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光临!谢谢你们!在西方发达国家,性教育是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实施的。在我国,因受传统封建意识影响,认为“性”是隐秘而羞耻的,成人之间都羞于谈性,更别说对孩子侃侃而谈了。

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时都会听见同事或者家长在孩子提及有关性方面的问题时都会很惊讶、很尴尬、很害羞、很无奈。其实,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性教育是启蒙教育的必要,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证,更是孩子安全自护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孩子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尊重生命、相信科学。儿童的成长伴随着性的发展,儿童性发展与他行为同时发展。性的种子(性染色体)在儿童的身体里,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抽枝,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自然规律。全面了解幼儿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适时开展性教育,才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在幼儿园里,我们总会遇到孩子们如临大敌地来“告状”:“老师,鹏鹏刚才耍流氓,他亲文文了!”“老师,壮壮刚才跑到女小朋友厕所里看别人尿尿!”“老师,娟娟不害臊,她说要跟诚诚结婚!”……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呵斥,或不加理会,不但会错过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良好机会,还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容易使他们形成错误观念,诱发错误行为。

有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必须而且只能贯穿在孩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适时的性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呢?通过实践摸索、探究和总结,我认为,只要紧紧抓住和处理好三个“关口”,就能做好幼儿性教育工作。

    一、时间节点关——及早得当

    1.幼儿性教育宜及早。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认为,对幼儿的性教育越早越好。2岁半左右正是孩子对于“性”意识的开始,如果这一时期孩子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会使他潜意识里蒙上一层阴影,认为人的身体是神秘和羞耻的,有了这种意识很不好,会让孩子萌生许多错误观念,做出一些出格的事,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并不会持续很久,只要满足了好奇心,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就不会有迫切了解的欲望。

2.幼儿性教育应得当。孩子发问时正是时候,这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是上天所赐的珍宝,男女的生殖器官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无论是哪种体型、肤色都是美好的。这种健全的意识,可以为以后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性认知树立正确的方向。至于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应该给予明确的解释,同时冠上儿童化的名称,如可称生殖器官为:“下面的”、“小公鸡”、“尿尿的”等,赋予身体某些部位特殊或滑稽的称呼,孩子就知道男孩、女孩身体的有不同之处。孩子都是聪明且敏感的,如果眼睛、耳朵、肚脐等这些部位可以说,而一说到某些部位却总是吞吞吐吐,这种态度上的差别,会让孩子认为你避而不谈,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所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性心理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幼儿时期,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关于性的问题,如电视剧里男女之间的亲密场面、小动物的交配,甚至还可能是无意中看到父母的夫妻生活等。对于这些问题,成年人应该持不隐瞒的态度,适时给予正确解答,让孩子了解性,这不会让孩子“变坏”,越是隐瞒、抑制、遮掩的态度,越容易导致孩子好奇心作祟,从而通过非正常方式去探究,甚至模仿和尝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如果未及时给予矫正,会使孩子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阴影,长大后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为性心理障碍。

3.幼儿性教育应从生命教育开始。在幼儿园里,经常会有集体给小朋友过生日的机会,老师可预先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询问孩子名字的由来,可向家长借来孩子出生后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形,如果孩子的父母没有时间参加,或者父母没有足够的“勇气”参加,老师可事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了解过程,代为描述,像这样的生日活动,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体会诞生与成长的和喜悦。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小就知道尊重生命的孩子,长大后决不会做出残害自己和他人、仇视社会等违法犯罪行为。

4.幼儿性教育要从性别教育抓起。性教育的开始就要告诉孩子: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当前,有些男孩子在奶奶、姥姥和女老师的照料和教育下,出现了“男童女性化”现象,而有的女孩子则像男孩子,这都是不好的倾向。现实中,个别男孩认为或希望自己是女孩,个别女孩却认为或希望自己是男孩,这种性别错位认识的现象称为性别同一性障碍,一旦有这种倾向出现,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老师要充分利用游戏、如厕等各种时机让幼儿自我认知性别角色,明白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初步了解男、女之间的区别,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如:可引导幼儿观察男孩、女孩彼此不同的衣服颜色、头型、尿尿的方式等,让幼儿适当了解男女身体的不同,学会尊重对方的身体,获得安全感,这对于孩子性意识的健康形成至关重要。

二、方式方法关——正确理性

1.直面问题坦然作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属于认知范畴的问题,和孩子问“公鸡为什么打鸣”“鸭子为什么会浮水”等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家长应坦然、浅显、简洁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不要支支吾吾、闪烁其词,更不要辱骂斥责他们。父母对性教育的不正确态度,可能会导致孩子错误的性观念。如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可以说:“你是妈妈生出来的。”“为什么妈妈会生孩子?”“妈妈是女人,女人能生孩子。”像这样的回答就可以解决孩子的疑问。事实上,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讲很深奥的知识和道理,关键在于直面问题、简洁作答就可以了。

2.妥善处理不当行为。如果孩子出现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或与其他孩子做性游戏等不当行为,成人应及时把孩子从现场引开,用其他有趣的游戏或体育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或兴趣。这时候,老师或家长的态度要坚定,但语气要和蔼平静,切勿大惊小怪,更不能打骂孩子。在与孩子单独相处时,要平静的告诉他们,人身体上的每个部位都是可以抚摸的,但不能太随便,就像眼睛不能随便揉、耳朵不能随便挖、鼻子不能随便抠一样,大人不喜欢小孩子随便玩生殖器,也不能随便摸别人的私处,更不能随便让别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从成年人的态度中体会自己应该怎么做、哪些不应该做。

3.正确引导认识异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期满足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有利于他们今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男孩女孩手拉手”的内容,让男孩和女孩自行根据性别分队站,比较讨论各自身体的不同点,告诉他们:男孩女孩今后身体会进一步发生的变化,启发他们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通过妈妈与女孩的身体比较,男孩和爸爸身体的比较,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在母亲的身体中孕育和出生的,然后通过“我和老师打比赛”游戏,让幼儿体验哪些事只能是大人能做的,哪些事是小孩子做不了的,引导他们懂得小孩子是没法结婚的,那是因为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更不可能养活父母和宝宝,所以不能结婚。这样,孩子们就会在老师坦然的目光和亲和的言语中有所感知和体会,慢慢褪去了神秘、懵懂和羞怯。

    三、家园共育关——协调一致

1.增强家园教育合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创办《家园教育专刊》、家长接送孩子时段以及分享信息经验等渠道,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当然,家长要认真承担起家庭角色,其实,比性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树好性榜样,如果父母言欢语和、相亲相爱、温馨和谐、互帮互助,无疑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理想中的异性原型对应的正是他们的父母,所以,父亲和母亲应该共同关心孩子,勤俭持家,和睦相处,文明守信,积极向上……这样,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能合拍,就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2.教育孩子尽早独立。孩子依恋母亲不能过度,特别是男孩过于依恋母亲,会影响心理发展。专家建议,3岁左右的孩子就应该和父母分床睡。有数据显示,3岁时和父母分床睡的孩子,其独立性、勇敢性、交往能力和抗挫能和父母分床睡时间较晚的孩子相比要强的多,和父母分床睡较晚的孩子退缩行为明显,适应力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性心理的发展。

    3.委婉解答孩子提问。孩子在问到家长有关性问题时,千万不要欺瞒躲避或信口开河,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等,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再联系到人类的性与生殖。如孩子问“我是从哪来的?”,父母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相爱后,爸爸将一颗种子放进妈妈的身体里,种子在妈妈的身体里发芽,这个小芽就是胚胎,胚胎长大后就变成了小宝宝。家长还可以通过《动物世界》等节目,以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比喻,和孩子谈蝴蝶的交配、金鱼或鸡、猫等的繁殖行为,以帮助孩子理解性知识,同时也可以绕开直接、详细介绍人类性行为的话题,从而避免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

    4.正确引导孩子行为。有些小孩子可能会触摸自己的性器官,有的家长发现后又打又骂,说那里很脏很脏,这样,孩子自小就认同了错误观念,致使其成人后在性观念上出现一些错误认识,发生错误行为。父母千万不能训斥孩子,决不能将下流、流氓等之类词语评价孩子的手淫行为,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此类行为,父母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检查生殖器是否患有炎症等疾病。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们,性器官很娇嫩,要好好保护,如果感觉发痒,要洗手后才能触摸,引导他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性器官。现实生活中,有孩子对妈妈来月经感到疑惑不解,这时候,妈妈也要直言相告,尤其要告诉女孩子,让她明白自己长到12、13岁时也会遇到月经,到时应该怎么应对。

好了,今天的讲座至此为止。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拙见,决非哗众取宠,意在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和家长们借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