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用性
【作者】 雷晓萍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摘 要】 中职语文不以“应试”为取向,我们应注重实用性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在高度重视中认真学语文。
【关键词】 中职语文;实用性;注重
语文是中职学校各类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担当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不是专业科,学习没有用。其实这是典型的错误。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中职语文仍然是一门奠基学科,虽然没有专业学科那样具有“专业性”,但其作用往往超过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只是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这学科时,没有遵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导致学生认识不全面,从而没有认真学好语文。在这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中职语文教学,谈谈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一、语文教学应增强应用性,突出生活实践
语文是门工具学科,其突出的实践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应试”,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不到位,特别是来自农村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的中职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差,他们更认为语文学习的“没必要”。再加上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以课本为本位,重知识传授,轻实用性教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脱离生活。这些情况导致了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目标相距甚远。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也不是培养文艺批评家和艺术鉴赏家,而是根据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能掌握一定实用性语文知识及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各项职业技术人员,使中职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语文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使语文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需要。
二、贴近职业需求,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交流、汇报、就业的重要能力。我们知道,中职学生很快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岗位就业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甚至直接决定就业面试的成败。然而,一些中职学生并不重视,特别是一些平常表达能力很差的学生,不仅不善于表达,不主动学,还说语文学习没有用,语言表达觉得更没有意思。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该从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有些口语训练如面试和推销等相关内容,教师如果知道安排好,那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加以训练。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的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说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乡音,说话和回答问题时,市里的学生就觉得好笑,而久之,就更加不敢说了。因此帮助学生过好普通话这关,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练好普通话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真备的基本功。教学时,我们就可在鼓励学生考普通话的同时,也把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技能检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应用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从业技能
应用写作,是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必备的写作。加强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虽然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把语文等文化课教学当成副业。但我们应坚持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更不能用其他作文要求来评价他们,而应首先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等,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训练教学,从请假条到借条、从写通知到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相信一定会给他们将来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四、改革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新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明确指出:“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因此,传统“一刀切”评价方式不仅要改,评价手段也得改,不然语文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另外,单招语文试卷应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向普高高考试卷靠近,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只有实用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也就更强了。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更具有职业特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高素质、强技能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陈孝明,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J].科学咨询,2009年。
[2]王同锁,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J].考试周刊,2011年。
【关键词】 中职语文;实用性;注重
语文是中职学校各类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担当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不是专业科,学习没有用。其实这是典型的错误。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中职语文仍然是一门奠基学科,虽然没有专业学科那样具有“专业性”,但其作用往往超过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只是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这学科时,没有遵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导致学生认识不全面,从而没有认真学好语文。在这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中职语文教学,谈谈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一、语文教学应增强应用性,突出生活实践
语文是门工具学科,其突出的实践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应试”,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不到位,特别是来自农村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的中职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差,他们更认为语文学习的“没必要”。再加上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以课本为本位,重知识传授,轻实用性教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脱离生活。这些情况导致了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目标相距甚远。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也不是培养文艺批评家和艺术鉴赏家,而是根据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能掌握一定实用性语文知识及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各项职业技术人员,使中职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语文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使语文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需要。
二、贴近职业需求,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交流、汇报、就业的重要能力。我们知道,中职学生很快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岗位就业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甚至直接决定就业面试的成败。然而,一些中职学生并不重视,特别是一些平常表达能力很差的学生,不仅不善于表达,不主动学,还说语文学习没有用,语言表达觉得更没有意思。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该从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有些口语训练如面试和推销等相关内容,教师如果知道安排好,那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加以训练。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的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说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乡音,说话和回答问题时,市里的学生就觉得好笑,而久之,就更加不敢说了。因此帮助学生过好普通话这关,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练好普通话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真备的基本功。教学时,我们就可在鼓励学生考普通话的同时,也把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技能检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应用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从业技能
应用写作,是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必备的写作。加强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虽然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把语文等文化课教学当成副业。但我们应坚持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更不能用其他作文要求来评价他们,而应首先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等,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训练教学,从请假条到借条、从写通知到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相信一定会给他们将来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四、改革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新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明确指出:“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因此,传统“一刀切”评价方式不仅要改,评价手段也得改,不然语文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另外,单招语文试卷应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向普高高考试卷靠近,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只有实用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也就更强了。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更具有职业特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高素质、强技能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陈孝明,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J].科学咨询,2009年。
[2]王同锁,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J].考试周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