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蒙 雨 沈佳旺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中学
【正文】 【摘 要】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新的时代、新的课程,应当有新的教学策略。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灵动、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技能。
【关键词】 初中物理;科学用语;激情激趣;巧用课件
魅力课堂,智慧引领。“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管控着课堂活动的全过程。开展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学”的效果;只有教师有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才能促进学生的“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一、讲究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又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效途径之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美的语言能让人陶醉。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当然也离不开感情。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以情动人、以声引人。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物理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的阵地就是三尺讲台,教师的舞台就是课堂教学。三尺讲台,四十分钟,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学效果却会迥然不同:有的妙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淡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叶圣陶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只有掌握语言艺术,才能增强课堂的生命力,才能铸就学生高尚的灵魂。对于枯燥无味的物理学科,物理教师讲究语言艺术,既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又是大势所趋,减负所迫。
物理教师的语言要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更要有感情色彩,要在准确无误、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增强表现力,或抑扬顿挫,或幽默风趣,要带着天真、纯朴的好奇心和学生一起认真地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同的学科,语言艺术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所教学科探究自己的语言特色。物理学科教学的语言要求:一是要抑扬顿挫、感染力强。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使讲解变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会得到美的享受;二是要生动形象、直观性强。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真,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三是要幽默可亲、趣味性强;四是要巧手点拨、启发性强;五是要简洁明了、实效性强;六是要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物理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必须达到: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有因果关系。又如在杠杆中画力臂是难点,容易画错,可以编成容易记忆的顺口溜——“画线再画线,靠点又靠线”,先画两条力的作用线,再用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支点、另一直角边靠在力的作用线上,点线一连就成,这样很形象直观,有效将难点突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物理学科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知识共鸣,就要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注重精辟的论证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
二、巧设教学情境,注重激思启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果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充满智慧,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则是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提倡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共同的教学主张,而善于启发诱导、激思启智,则是他们教学艺术实践的闪光之处。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成功的课堂教学既是高效课堂,也是灵动课堂。灵动的课堂教学要求构建一种鲜活、生动、高效,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灵动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精神状态、情感需求,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达到师生共乐的境界。
情境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块“绿洲”。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教师带来希望。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精彩、高效、愉悦的物理学习情境,让学生“美美地想,快乐地做,天天都有小进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
情境教学就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物理教学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学校实际,利用故事激趣,让课堂更有味;能用多媒体渲染,让课堂更灵动;巧用情境对话,让课堂更活泼;融入生活教学,让课堂更真实;开展游戏活动,让课堂更快乐。说一千道一万,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着眼,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让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境为情设,情因境生。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有趣、多样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组织学习《运动和力》相关内容时,由于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也难以察觉。这时我们如果在讲台上简单机械地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要切实改变这一难题,我们不妨设疑问难,创设生活情境,如“为什么水会往低处流?”“骑自行车时捏车闸车就会停?”“蹦床运动员是怎样在蹦床上完成一系列优美的动作的?”等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学活知识,物理教学就会有滋有味。
又如学习“声音的传播”时,为验证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做这样的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将听到闹钟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闹钟响铃,只看见闹钟振动;随后打开玻璃钟罩阀门,让空气慢慢流进罩内,随着空气慢慢的涌入,我们又听到闹钟的声音,并且越来越大,直至恢复如初;如此证明空气(气体)可以传播声音。然后,用塑料袋将正在发声的闹铃密封起来,浸没在盛有水的塑料盆中,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若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水(液体)不能传播声音;最后,让学生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的写字,同桌坐着听,听不到声音。再让同桌把耳朵贴到桌子上听,听到了声音,则说明桌子(固体)能传播声音。看到这些现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教学活动既轻松、自然、愉悦,又行之有效地实施了探究。
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个个适宜学生理解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奠基。情景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创新。以便让学生实现学活知识、用活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敢于与时俱进,力求资源共享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日新月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勇者胜。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师生亲睐,可谓是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捷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用好多媒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为了高效,我们需要善用、巧用、妙用多媒体课件。
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理现象,分析思考物理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能使“静态”变为“动态”,“高速”变为“低速”,“连续”转为“定格”,使“微观”显现“宏观”,“抽象”表现“具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有声”“有形”“有色”,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例如,组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动画让学生观察到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确保物体一直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而及时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充分地利用其优势,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打造灵动、智慧、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激发学生兴趣,讲究教学策略,构建乐学平台,才能使师生的才气、智慧与灵性之花在高效课堂中争奇斗艳。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会。
参考文献:
[1]毕玉琴.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之我见。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9);
[2]祝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03);
[3]解永平.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湖南中学物理.2017(2);
[4]闫志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6(4)。
【关键词】 初中物理;科学用语;激情激趣;巧用课件
魅力课堂,智慧引领。“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管控着课堂活动的全过程。开展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学”的效果;只有教师有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才能促进学生的“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一、讲究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又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效途径之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美的语言能让人陶醉。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当然也离不开感情。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以情动人、以声引人。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物理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的阵地就是三尺讲台,教师的舞台就是课堂教学。三尺讲台,四十分钟,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学效果却会迥然不同:有的妙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淡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叶圣陶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只有掌握语言艺术,才能增强课堂的生命力,才能铸就学生高尚的灵魂。对于枯燥无味的物理学科,物理教师讲究语言艺术,既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又是大势所趋,减负所迫。
物理教师的语言要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更要有感情色彩,要在准确无误、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增强表现力,或抑扬顿挫,或幽默风趣,要带着天真、纯朴的好奇心和学生一起认真地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同的学科,语言艺术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所教学科探究自己的语言特色。物理学科教学的语言要求:一是要抑扬顿挫、感染力强。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使讲解变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会得到美的享受;二是要生动形象、直观性强。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真,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三是要幽默可亲、趣味性强;四是要巧手点拨、启发性强;五是要简洁明了、实效性强;六是要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物理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必须达到: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有因果关系。又如在杠杆中画力臂是难点,容易画错,可以编成容易记忆的顺口溜——“画线再画线,靠点又靠线”,先画两条力的作用线,再用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支点、另一直角边靠在力的作用线上,点线一连就成,这样很形象直观,有效将难点突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物理学科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知识共鸣,就要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注重精辟的论证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
二、巧设教学情境,注重激思启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果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充满智慧,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则是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提倡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共同的教学主张,而善于启发诱导、激思启智,则是他们教学艺术实践的闪光之处。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成功的课堂教学既是高效课堂,也是灵动课堂。灵动的课堂教学要求构建一种鲜活、生动、高效,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灵动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精神状态、情感需求,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达到师生共乐的境界。
情境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块“绿洲”。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教师带来希望。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精彩、高效、愉悦的物理学习情境,让学生“美美地想,快乐地做,天天都有小进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
情境教学就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物理教学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学校实际,利用故事激趣,让课堂更有味;能用多媒体渲染,让课堂更灵动;巧用情境对话,让课堂更活泼;融入生活教学,让课堂更真实;开展游戏活动,让课堂更快乐。说一千道一万,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着眼,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让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境为情设,情因境生。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有趣、多样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组织学习《运动和力》相关内容时,由于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也难以察觉。这时我们如果在讲台上简单机械地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要切实改变这一难题,我们不妨设疑问难,创设生活情境,如“为什么水会往低处流?”“骑自行车时捏车闸车就会停?”“蹦床运动员是怎样在蹦床上完成一系列优美的动作的?”等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学活知识,物理教学就会有滋有味。
又如学习“声音的传播”时,为验证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做这样的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将听到闹钟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闹钟响铃,只看见闹钟振动;随后打开玻璃钟罩阀门,让空气慢慢流进罩内,随着空气慢慢的涌入,我们又听到闹钟的声音,并且越来越大,直至恢复如初;如此证明空气(气体)可以传播声音。然后,用塑料袋将正在发声的闹铃密封起来,浸没在盛有水的塑料盆中,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若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水(液体)不能传播声音;最后,让学生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的写字,同桌坐着听,听不到声音。再让同桌把耳朵贴到桌子上听,听到了声音,则说明桌子(固体)能传播声音。看到这些现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教学活动既轻松、自然、愉悦,又行之有效地实施了探究。
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个个适宜学生理解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奠基。情景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创新。以便让学生实现学活知识、用活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敢于与时俱进,力求资源共享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日新月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勇者胜。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师生亲睐,可谓是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捷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用好多媒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为了高效,我们需要善用、巧用、妙用多媒体课件。
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理现象,分析思考物理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能使“静态”变为“动态”,“高速”变为“低速”,“连续”转为“定格”,使“微观”显现“宏观”,“抽象”表现“具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有声”“有形”“有色”,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例如,组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动画让学生观察到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确保物体一直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而及时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充分地利用其优势,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打造灵动、智慧、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激发学生兴趣,讲究教学策略,构建乐学平台,才能使师生的才气、智慧与灵性之花在高效课堂中争奇斗艳。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会。
参考文献:
[1]毕玉琴.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之我见。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9);
[2]祝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03);
[3]解永平.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湖南中学物理.2017(2);
[4]闫志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