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 琳
【机构】 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当前的时代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逐渐开始信息化作业,在教学中也逐渐使用微课教学,微课教学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等优点,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设计,最后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教学;意义;信息化;策略
“微课”,顾名思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短小精悍,快速便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之上,运用录像等功能和软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段视频或者是音频的讲解,视频和音频时间都不会很长,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记忆更加的深刻,学习的更加透彻。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不够明确,对于微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许多教师甚至不知道微课的类型和特征,对于微课的真正含义不是很理解,有些教师不知道自己平常进行教学的资源很多都是微课,而只认为编辑好的教学视频是微课,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时不时的播放几个微课,更有甚者是为了使用微课而使用微课,在课堂教学之上,生硬的为学生进行微视频的播放,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个视频播放的环节。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微课的学习,也很少在课堂之外使用微课。从整体上来说,微课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其实并不是很大,微课的使用效率很低。这对这种现状,笔者简要谈一下体会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激发热情,增添乐趣
微课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展开的教学,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和概念模拟成生活中的情景,促使学生探索知识点中的问题,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还可以将呆板的知识点转变为图像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将知识点生动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微课能够促进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相应进度的学习,简化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微课虽“微”,但设计的知识点均是重点、难点,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
(二)攻重克难,提升能力
小学语文比较抽象,学生在构建相关知识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重点、难点,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微课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接着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
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要想做好小学语文的微课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明确微课教学的对象,小学生。小学生年纪尚小,处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阶段,精力旺盛,思维开拓,好奇心强,比成年人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加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小学生由于是无意识占注意力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必须用能够令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接收信息。微课有着持续时间短,表现更加直观和具体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可直接使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时,也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征,选取小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素材,使用小学生更加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微课内容的制作。
微课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录播、摄像或者制作PPT等等手段编辑出一段时长为15分钟左右的音频或者视频,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进行微课的制作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缩短微课的时间,并且制定小而具体的主题和学习目标,真正的做到“微”,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注意力也能够更加的集中在一个事物当中。在进行微课的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着重体现微课的“微”,体积和时间以及选题都要微小直观。第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生的喜好进行内容上的设计和调整。第三,进行微课制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画面,要以画面和词组相结合,抓住学生的眼球,也让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设计方案
第一,分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现阶段,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或者习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要求,小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之外,还要能够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渗透。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牢记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之下,进行接下来的设计工作。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下转第30页)(上接第15页)小学语文教师要对现阶段的教材进行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分为几组,每组都传达出不一样的内涵,包含着不一样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的理解这些内容,并且根据这些内容,适当的选择,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
第三,明确教学对象。教师要真正的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对象,进而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设计。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如果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选择微课内容。微客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为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制作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独特,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如此,微课的选题也要有代表性,能够抓住中心,切实的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第五,进行教学设计。微课的内容好了,也要配合教师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发挥的好,教师要简明扼要的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微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微课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微课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建立与知识点相关联的情景,引导学生融入问题环境中,通过动态展现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微课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合理巧妙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00.9.
[4]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5]党一博.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追求[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陕西卷)[C],201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教学;意义;信息化;策略
“微课”,顾名思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短小精悍,快速便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之上,运用录像等功能和软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段视频或者是音频的讲解,视频和音频时间都不会很长,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记忆更加的深刻,学习的更加透彻。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不够明确,对于微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许多教师甚至不知道微课的类型和特征,对于微课的真正含义不是很理解,有些教师不知道自己平常进行教学的资源很多都是微课,而只认为编辑好的教学视频是微课,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时不时的播放几个微课,更有甚者是为了使用微课而使用微课,在课堂教学之上,生硬的为学生进行微视频的播放,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个视频播放的环节。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微课的学习,也很少在课堂之外使用微课。从整体上来说,微课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其实并不是很大,微课的使用效率很低。这对这种现状,笔者简要谈一下体会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激发热情,增添乐趣
微课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展开的教学,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和概念模拟成生活中的情景,促使学生探索知识点中的问题,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还可以将呆板的知识点转变为图像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将知识点生动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微课能够促进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相应进度的学习,简化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微课虽“微”,但设计的知识点均是重点、难点,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
(二)攻重克难,提升能力
小学语文比较抽象,学生在构建相关知识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重点、难点,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微课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接着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
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要想做好小学语文的微课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明确微课教学的对象,小学生。小学生年纪尚小,处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阶段,精力旺盛,思维开拓,好奇心强,比成年人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加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小学生由于是无意识占注意力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必须用能够令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接收信息。微课有着持续时间短,表现更加直观和具体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可直接使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时,也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征,选取小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素材,使用小学生更加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微课内容的制作。
微课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录播、摄像或者制作PPT等等手段编辑出一段时长为15分钟左右的音频或者视频,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进行微课的制作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缩短微课的时间,并且制定小而具体的主题和学习目标,真正的做到“微”,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注意力也能够更加的集中在一个事物当中。在进行微课的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着重体现微课的“微”,体积和时间以及选题都要微小直观。第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生的喜好进行内容上的设计和调整。第三,进行微课制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画面,要以画面和词组相结合,抓住学生的眼球,也让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设计方案
第一,分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现阶段,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或者习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要求,小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之外,还要能够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渗透。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牢记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之下,进行接下来的设计工作。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下转第30页)(上接第15页)小学语文教师要对现阶段的教材进行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分为几组,每组都传达出不一样的内涵,包含着不一样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的理解这些内容,并且根据这些内容,适当的选择,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
第三,明确教学对象。教师要真正的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对象,进而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设计。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如果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选择微课内容。微客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为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制作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独特,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如此,微课的选题也要有代表性,能够抓住中心,切实的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第五,进行教学设计。微课的内容好了,也要配合教师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发挥的好,教师要简明扼要的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微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微课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微课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建立与知识点相关联的情景,引导学生融入问题环境中,通过动态展现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微课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合理巧妙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00.9.
[4]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5]党一博.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追求[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陕西卷)[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