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作文快乐教学

【作者】 李 艳

【机构】 湖南省祁阳县黎家坪镇荷叶塘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的入门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由怕作文到快乐作文、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观察生活,创设情境,积累语言,是引导学生快乐作文入门的基础。而老师的表扬激励更是点燃学生写作激情的快乐源泉。
  【关键词】 激发兴趣;观察生活;创设情境;积累语言;表扬激励

  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总是大胆放手,不断鼓励,终于孩子会走了,并且走得稳稳当当。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学生就都会作文,也都愿意写作文了。但事实上,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好作文”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实际上,小学阶段,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让学生“乐”写。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上,使学生从小养成敢于写、愿意写、乐于写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让她注意观察和记忆。回来后,她写了作文《捉蝈蝈》,较生动地写下了捉蝈蝈的过程和动作,很有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习作《我喜欢的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1、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不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摸一摸: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带来的苹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
  三、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
  “情动而辞发”,大凡写作,都是为了抒发感情,而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觉得很难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形式雷同,就是干巴巴的。而在教学作文时,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的热情,让学生想写。涂涂画画。涂涂画画是低年级小朋友非常喜欢做的事,把涂涂画画和作文有机结合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写话前,我就引导学生先一起涂涂画画。如秋游归来,我不急于让学生说“秋游”,而是让他们拿出笔来画“秋游”,学生们一听,都兴致很高,拿出画笔,聚精会神地画起来。呵!画出的内容还真不少,有的画的是公园里金黄的菊花,黄蝶般飞舞的落叶,还有的画的是动物园里威武的雄狮,美丽的孔雀……画完了,我说:“谁能把你的画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说:“秋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秋游,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大自然,看到大地在秋风的催促下,换上了迷人的秋装。那金黄的秋菊,正绽开笑脸欢迎秋天,那飞舞的树叶,正在迎风起舞,在一望无垠的稻田上,稻子笑弯了腰,似乎在向秋风报告;我最大,我最壮。”就这样,我找了一个画得好的同学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写下来,看谁写得精彩。
  四、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到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对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指导学生练说菊花的颜色时,学生一开始的语言很贫乏:红的、白的、黄的……为了能让学生说得生动具体形象,我通过各种办法加以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成语;在形容一串红的颜色时,多数学生又纷纷说“红色”,我又让学生换个词语来形容“红色”,学生马上运用到“火红火红”“红艳艳”这两个成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多用,会用好词好句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在学习《槐乡的孩子》一课时,其中有几个自然段就为学生提供了习作范例,一些优美的词语,学生也可信手拈来,举一反三。学习之后,学生可仿写《美丽的家乡》,经过多次的仿写,学生再也不为写作犯难了,再加上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经验,习作水平定会更进一步。
  五、注重表扬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时,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让学生铭记于心,处处与老师作对。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自己的学生。刚开始习作,学生或许不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水平。但有时他们的一些语言并不逊色于成年人,或许充满了更多的童真和乐趣。虽然整篇习作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好词佳句,应用醒目的红笔圈画出来,学生见了定会备受鼓舞。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表扬,事事表扬。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总之,小学启蒙作文的指导,教师只有从兴趣着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说写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探索和发现适合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和途径,用赏识的眼光、表扬的语言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创作,才能真真切切为学生开启快乐作文之门。